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经济学家 > 正文

价格与消费大幅跳水

2000年05月05日 00:00 来源于 caijing
  在经济增长率似乎呈现出回升态势的时候,3月的消费品零售额数据和价格数据迎头泼来一盆冷水。上月提到,去年下半年到今年1月,尤其今年1月,消费需求增长率强劲回升。剔除季节因素以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月比去年12月上升3.3%,而后2月比1月下降0.9%。单看2月的数据,或许可以认为是偶然的波动。但是3月比2月再下降1.1%,这样两个月就将1月增长额的2/3跌掉了。
  与消费情况一致,剔除季节因素以后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在3月分别比上月下降1.0%和0.8%。其中商品零售价格在1月和2月分别比上月大涨0.4%,但是3月的跌幅比这两个月上涨的累计结果还要大。自国家统计局公布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以来的14年零3个月共171个月中,按我们的分析,零售价格指数(剔除季节因素后)比上月下降幅度超过0.5%的记录一共有9次;达到1.0%的有两次,上一次发生在1990年6月;超过1.0%的目前还没有。
  上月的分析提到,导致去年下半年到今年1月消费品零售额大涨和今年头两个月价格大涨的可能因素包括降息引起的消费倾向回升、股市大涨引起的“财富效应”、部分大宗商品国际价格的回升以及特殊节日的作用。对这些因素的进一步分析导致了这样的估计:“往前看,消费需求继续大幅度增长是很难的”。根据新的情况来分析,以上估计在方向上大略都是对的,但是对这些因素的贡献在量上可能高估了。
  现在看来,引起今年头3个月价格猛烈波动的一个重要甚至主要的因素是鲜菜价格的剧烈变化。因为鲜菜基本上不能储存,价格的短期波动幅度很大,过去也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只是这一次更猛烈。对于使用“总需求”、“总供给”这些大字眼的经济分析来说,这样的情况有些令人啼笑皆非。此外,看来节日消费的作用,大致上是今天拉多少,明天往回推多少。今年的元旦和春节,是2000年和龙年的开端,是很特殊的节日,期间消费比较活跃,属可遇不可求的偶然事件,不是人为放假能放出来的。
  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长率报8.1%,直接来看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但今年是闰年,头3个月有91天,天数比去年多了1.1%。直接扣掉这个因素,可比的增长率是7.0%,算不上高。工业的增长率比较高,达到10.7%,同样减掉1.1个百分点,剩下9.6%,还是比较高的。不过和固定投资密切有关的建筑业以及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同比增长率在这样扣掉闰年因素以后偏低一些。
  按公布的GDP绝对数计算,名义GDP比上年同期增长8.3%,略高于真实增长率,表示GDP的价格指数同比稍有上升。这可能主要是因为消费中的服务项目价格和部分重工业产品价格同比上升。在这次通货紧缩中,投资品价格先行下跌,尤其工业原材料的价格在1993年下半年即开始下跌。后来又经历了国内总需求增长率的下降和国际大商品价格的大跌,到去年上半年已经跌到过低的水平。随后出现的情况是所谓超跌反弹吧。
  即使扣掉闰年因素,名义GDP的同比增长率仍然有7.2%,这要比去年的4%左右的增长率高多了。主要的因素是消费需求比较高。上面说到消费跳水,是3月与1月相比。就今年前3个月合计与去年同期比较,消费的增长率仍然远高于过去两年的情况。另外,货物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5%,占GDP的比例从去年的2.1%上升到2.4%。这个变化对总需求增长率的影响其实只有0.3个百分点。出口的同比增长率达到38.7%,不过进口的增长率更厉害,达到41.0%,顺差的增长率没有这么高。
  一季度经济的总体情况可以认为表现平平,或者说平稳增长。可能有一些错觉,以为经济正在走出增长率意义上的低谷。一个原因可能是对统计数据含义的理解上有些偏差。另一个原因或者是在一些大城市的感觉好一些。今年前3个月,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些大城市的经济相对兴旺。但是,大部分地区的情况不是这样,中小企业的情况可能非常差。到目前为止,名义GDP的增长率稍微高了一些,但是税收的增长率高得多。还有一些垄断性行业或者大企业主导的行业,在政府干预下维持价格不降。这样,对中小企业和农民来说,产品降价而生产资料和服务不降价少降价,税收猛涨,困难是很大的。
  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长率1月为14.9%,2月为12.8%,3月为13.0%。不过月比月的增长率,在去年的大部分月份都很低,今年1月更低,到2月和3月倒是回升了。可能进出口总额的大幅度增长对贷款的增长有刺激作用。
  现在看来,对今年经济增长不利的因素,第一是可比口径的财政赤字将要绝对减小,与前两年一年翻一番的情况大不相同;第二是4月发生的波及全球的股市震荡可能对世界经济的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与股市震荡密切相关,高科技产业尤其网络经济的光环有所褪色,这对投资会有影响。世界经济情况的变化对中国的净出口和外资进入都会发生相当大的影响;第三,部分由于国际影响,部分由于已经达到高位,国内股票价格在后3个季度继续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很大,“财富效应”继续对消费需求的增长起较大作用不大可能。■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