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评论 > 正文

对二板市场的期待与担忧

2000年06月05日 09:55 来源于 caijing
中国资本市场的高风险从来都不仅是一般意义的金融技术风险,而是更深层次的金融制度风险。因此,明天的“立新”必须伴随着“破旧”,未来的“二板”虽然众望殷殷,但也会步步维艰

  胡舒立

  最近以来,证券监管部门的负责人就中国二板市场的建立有过若干次讲话,报上炒得很热。与此同时,也听到不少特别关心中国证券市场健康成长的学者和业者在公开谈论,并不十分看好据称年内即可问世的二板。“谨慎操作”这样的话都算是老套的,一些人更直接地问,“一板”都没有搞好,“二板”行吗?有必要吗?

  论证“二板”的必要或不必要,如果要从技术上去讨论,值得开上几天几夜的研讨会。但其实用不着过多辨析,就可发现其中有非常明白、直接的道理。明眼人已经看到,在诸多对于未来二板市场的设想中,监管部门已经显示了一种“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雄心。说“一板”问题那么大所以“二板”没希望是太绝对了。彼板毕竟是在90年代初硬闯出来的,当时“姓社姓资”的问题还在纠缠不清,绕道出来的股票市场虽然大方向还是对的、有意义的,但根子歪了也是真的;而此板则大大不同,新时期对资本市场有了全新认识,新市场按监管当局的说法将基本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运作和管理,降低上市门槛,实行全额流通,发行上市核准全部由市场专业人员组成的发行审核委员独立判断——这样的“二板”,比起目前非常扭曲地存在着的“一板”应当健全得多,从实施战略看明显地是中国20年来改革的惯常办法,在“增量”上做文章了。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