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行星“加减法”

2007年03月01日 16:59 来源于 caijing
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标志着天文学自身的发展。人类关于行星的视野已经超越了太阳系,对太阳系外行星的认识也将获得巨大飞跃



  时隔39年之后,捷克首都布拉格终于迎来了第二次天文学的盛会——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次大会。
  从8月14日至25日,为期12天的会议上可谓话题多多,但真正在公众眼中热度不减的,还是关于太阳系中行星数量的争论。会议开始之前,科学家都已经意识到,无论结果如何,“九大行星”的传统说法都将不复存在——惟一的悬念,不过是“加法”还是“减法”。
  当地时间8月24日下午,最后的悬念终于揭晓:太阳系今后将只有八颗行星,冥王星在被发现76年之后正式“降级”为矮行星(Dwarf planet)。
  所谓矮行星,是指那些围绕太阳运行、近似圆形的天体,其公转轨道与其他天体的运行轨道存在交叉,亦不属于卫星。
  
冥王星失位
  “行星”(Planet)一词,在古希腊语中,意为“徘徊者”。
  冥王星的发现,最初来自一个错误的计算:科学家对于海王星轨道的研究表明,之外必有一颗行星。  1930年,美国洛韦尔天文台的克莱德汤博(Clyde Tombaugh)观测到这一天体。当时由于行星定义模糊,只是习惯性地猜测它的特征应与其他行星类似,因此把冥王星称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冥王星并非一颗典型的行星。最初人类一度认为,冥王星的质量可能高达地球的6.6倍。但到了1978年,科学家最终确认其质量尚不足地球的1/400;即使与其他行星的卫星相比,其个头也不算大。
  质量大小,还不是惟一让它“身份”存疑的因素。冥王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呈椭圆形,而其他八颗行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此外,冥王星的公转平面也与黄道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有着很大的夹角,而其它行星的公转平面却基本一致。
  “如果冥王星是在今天被发现的,那么它从来都不会被认为是太阳系里的行星。”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焦维新教授对记者表示。
  实际上,天文学家在行星问题上摆“乌龙”已非第一次。早在1801年,科学家在火星和土星之间发现了一颗名为“谷神”(CERES)的小行星,就一度将其定位为太阳系的“第八个行星”(当时海王星和冥王星都还未发现)。
  如果仅仅如此,即使冥王星厕身行星之列显得有些异类,或许仍然可以被容忍。但在过去十多年来,新的天文发现,不断把冥王星的行星“身份”逼到了墙角。而2005年被确认的2003 UB313(齐娜,XENA),则成了压垮“棋局”的最后一根“稻草”。
  美国科学院院士、夏威夷大学教授大卫杰威特(David Jewitt)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一切皆由“柯伊伯带”(Kuiper  Belt)而起。
  所谓“柯伊伯带”,是一个经过海王星轨道的圆盘状区域,其中包含数以千计的彗星和行星物体。1992年,天文学家逐渐意识到这一区域的存在;一些人甚至估计,其中仅直径在100公里以上的天体可能就不下7万颗。目前,科学家在柯伊伯带中已经陆续发现了上千个天体,其中包括2001年发现的“伐楼拿”(VARUNA)、2002年发现的“创神”(QUAOAR)、2003年发现的“赛德娜”(SEDNA)。
  最重要的,还是2003年被拍摄到且于2005年被最终确认的“齐娜”——这是在柯伊伯带中发现的第一个比冥王星大的天体。原本地位就摇摇欲坠的“第九大行星”,终于无法固守最后一道防线。
  “根据现有的数据,齐娜的直径比冥王星大100公里。如果冥王星叫做‘第九大行星’,那么新发现的这个天体,有什么道理不叫它‘第十大行星’呢?”中国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竞对记者说。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