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公司 > 正文

杨元庆:学会“空中加油”

2007年03月05日 17:28 来源于 caijing
“资本上的融合只是第一步,必须要做管理、文化上的大股东,能够对这家公司有实质性的影响和贡献”



□ 记者 王虎

    去年圣诞节,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回到了他熟悉的联想中国总部。
  迎接他的是一个名为“鸡尾酒”的活动——这是公司内部发起的旨在促进文化融合的活动。自2005年5月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完成以后,杨即举家迁往IBM个人电脑业务原来的全球总部美国纽约。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即使最基本的语言交流都是艰巨的挑战。而中西文化的差异,不论对他还是对这个新的公司,都是巨大的鸿沟。
  2004年中,当联想第一次发起收购IBM个人电脑动议时,联想集团的母公司联想控股举行了一个董事会专门讨论此事,结果全票否决。在当时的联想控股中,联想集团是惟一比较“健壮”的公司;而收购举措,可能会将它推入巨大的风险之中,董事会不想冒险。
  但是,坚持收购的杨元庆最终说服了柳传志,也说服了联想集团董事会。他的理由简单而具有诱惑:联想尽管在中国很成功,但要走上世界舞台,这是最好的机会。
  这一年多来,杨元庆一直在转换自己的角色。在业务层面,他既要推动整个公司的改革,还要推动文化的融合;而作为一个在全球160个国家开展业务的跨国大公司的董事长,向全世界推介新联想是他的新使命。
  眼下,对杨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在全球推广中国的交易型业务模式(即面向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的业务)。因为原来IBM个人电脑只有关系型业务(即面向大企业的业务),而关系型业务正在全球经历严重衰退,联想收购完成后在美国和欧洲即遭遇亏损,2006年三季度在美洲的销量较上季再降4%。
  杨元庆说,联想新业务改革,是“边产出、边投入”,一方面原有业务要稳定住,另一方面要开拓新业务,这样的难度不亚于给正在高速飞行的飞机加油。“因为我们还必须要给投资者交代。”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