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专题 > 正文

银行仍应慎贷

2009年02月16日 13:13 来源于 caijing
在此次经济下落过程中,中国应沿着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研究救市措施。在当前国家政策“号召”之下,银行为了效益和安全慎贷应是无可厚非的

国家4万亿元及地方十几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公布后,大家关注的焦点转为资金来源的落实,因为没有资金,经济刺激方案就成为空谈。国债不可能担任提供资金的主力,只有寄希望于银行,其间的逻辑是:如果银行踊跃贷款,刺激经济便易如反掌。
  政策方面对银行积极放贷也提供了支持:取消了贷款规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也下调了利率刺激贷款需求。下一步,就看银行如何行动了。
  但银行在“上有号召、下有不良资产反弹压力”的情况下,却处于观望迷茫状态。这种现象不只中国内地存在,美国是这样,香港也是如此,不同之处仅是制度背景。
  那么,就有必要梳理一下在经济低迷时银行放贷的缘由,为银行积极放贷或谨慎放贷找到合理的说法,为其摆正位置。

  资金需求不足
  信贷额度取消、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是为了给企业及居民等资金需求者提供更充裕更便宜的资金,从而达到刺激经济的作用。这点毋庸置疑。不过,供给增加之下,资金需求者却未必立即产生或增加资金需求,原因是需求者依然有收缩的预期。资金需求刚刚从扩张的周期顶部回落,预期不会马上变为乐观和再度扩张。相反,业界普遍感到经济环境变差,要准备过紧日子,从而不能或不敢多花钱、猛扩张。而银行也不能立即将资金提供出去。
  这种资金需求者的预期,也可以说是一种惯性,是一种从众的彼此观望的天性,其逆转需要一定时间,不会忽然而至。从这个角度看,在经济低迷时,政策制定者将外部资金环境条件创造好后,剩下的就是让时间去改变资金需求者的预期。
  我们知道,经济有变“冷”的客观性,是必然的经济周期。经济过热时,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产能过剩、质量低劣、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等。在经济变“冷”时,政府可以借此时机,将过热时的毛病适当纠正一下,完善分配制度、加大扶持中低收入人群的力度、推进兼并重组、支持教育与培训,提高资源效率,推进市场化改革等。这些措施在当前的政府政策中亦有体现。
  也就是说,政府要意识到,经济低迷时,有可为者,也有不能为者。能为者,要积极作为。而不能为者不可强为。政府不能不顾最终需求不足的事实,而令中间商,即资金提供者银行主动多放贷,若如此,就是盲目乱放贷了。


  效益与安全为先
  银行增加贷款,首先是为了自身的效益与安全,其次是满足资金需求者的需要。
  但是,如果银行管理者受政府绝对控制,那么,银行也可以将效益与安全放在次要地位,将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其功能就像是政府机关了,银行就变成了政府的“钱袋子”,政府对资金投向说了算。
  这种计划机制,是认为政府能判断资金的使用效率,事实上,这种模式经多国的实践证明是完全行不通的。经验证明,计划不如让市场参与者各自盘算、相互讨价还价来得效率高,每个小小的市场参与者可能比大大的政府计划者更聪明。
  但小小的市场参与者有弱点,他们从众,也有脑子过热和过冷的时候。就像现在经济热潮之后的急剧下滑,市场参与者都变得胆小。政府却开始发挥理智矫正的作用,开始大手笔花钱,也开始鼓动它能游说的市场参与者,如银行,扩张、花钱。
  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银行是市场参与者之一,它必须遵从市场规律,在经济收缩时也收缩。只有政策性银行能跟从国家号令,可以在收缩时扩张。如让商业银行也像政策性银行一样逆周期行动,可能会将中国内地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银行风险体系推倒,使其再回到从前,再产生大量不良资产。如此,是否就划算?
  在市场经济之下,让银行增加贷款首先要满足其效益和安全的需要。如果社会稳定是头等大事,经济不下行太多是最高目标,商业银行可以为此牺牲,但需要政府开出保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一定比例由国家埋单。即在特殊时期,由国家买下商业银行一定比例的不良资产,以换取商业银行的贷款增加额!
  危机只是暂时的,长期看,我们仍应尊重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银行慎贷是为了银行的股东、银行的债权人的资金安全,也为了银行自身的安全及银行员工的饭碗,这是完全合理的选择,而且说明中国内地的商业银行进步了,与若干年前听从政府放贷不同了,开始按照商业化原则经营了。
  如果为了挽救企业和个人,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银行可以放贷,但与股东、债权人、员工的利益不符,他们肯定会向国家、企业或个人寻求挽救回报,以弥补挽救成本。如果让国家和商业银行针对经济救助进行商业化的协商和谈判,则这种放贷应该是可以为之的。但应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做法,不可为长久之计,否则,将会搞乱经济秩序。
  因此,在国家政策“号召”之下,银行为了效益和安全慎贷应是无可厚非的。


  市场投票
  银行经营,既可以为股东、为债权人、为员工,也可以为国家、为企业、为人民。那么银行经营到底为了谁?说到底,银行也就是一个商业机构(政策性银行除外),其首要目的仍是成为一个有盈利、长期生存的企业,牺牲盈利、威胁生存的任何经营行为都是银行力避的。在保证生存的情况下,银行有余力支持国家,愿意牺牲一定利益,应该是银行的主动要求,而不能由政府强求银行去做。
  即使银行愿意牺牲,股市上的银行投资者未必会领情,他们会以抛售股票为首要选择,躲开银行盈利压力巨大的投资时期。如果政府给银行牺牲以弥补,或许投资者不会抛售;但弥补是否合理会让投资者忧心忡忡。
  比如,政府以账面价买下总贷款1%的不良资产,交换来的是商业银行相应地增加总贷款现余额的1%、2%还是更高?政府购买不良资产的多少,决定银行放贷的多少,最后刺激经济的效果变得有限。如果政府不对等交换,让银行多牺牲,短时间可能因货币供给过多,刺激经济,但短暂的热度后还会更冷,市场将会再次暴跌,而政府则更加头疼。
  正如近期股市,银行在降息过程中的利差缩小,已经让市场认为是国家在牺牲银行利益保企业保经济,而事实上,企业及经济也没止跌,银行股上涨压力重重。正所谓按下葫芦浮起瓢。

  推进机制改革
  诚然,为了经济稳定,采取一些短期措施是有道理的;而长期看,坚持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有道理。那么,事情到底如何演变?这将取决于制度惯性。
  计划强的制度,其措施自然计划性偏强,即政府的意志更强,容易导致目标短期化;市场强的制度,其措施自然也偏市场,即市场参与者的意志更强,如此,可能目标更长期化,决策更理智。
  在市场低迷、各国降息并鼓励银行支持经济时,汇丰银行带头将利率提高,就是强市场制度下的商业银行行为例证。但在内地,商业银行如果这么做,恐怕就是“顶风作案”,这就是强计划制度使然。美国不救雷曼兄弟、对救大型汽车商犹犹豫豫,也是强市场制度下的行为;而目前还很难想象中国内地允许任何一个大型公司倒闭。但即便如此,也并不会阻止经济下行的趋势。
  强计划制度由于政府的强意志,确实可能会在短期内达到政府要的效果,不过长期副作用可能较大。容易将长期目标暂忘,容易将短期目标奉为终极,容易扭曲商业行为。
  今天看来,我们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和理念,政府应该做市场不能做的,让市场做市场能做的,这个原则不能随便改变!过去政府管得太多的“有为”,应该逐渐过渡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无为”之路。
  对中国来说,应该坚持推进改革,在此次经济下落过程中,都要沿着这个改革方向研究救市措施。
  商业银行慎贷符合企业理性,政府应该尊重其天然职责,即盈利和安全。各政府主管部门也各有其职责,有的是救市主力,有的确实不应该出手,应该坐着观望。大家都应在其职责范围内策划拯救经济的措施。
  全市场机制不灵会出大事,全政府管制不灵也会出大事,那么,市场机制加多少政府管制、或政府管制加多少市场机制才灵,全球都在探索,都在思考应为之道及合理行为的边界,力求找到一个最恰当的市场与计划、效率与公平正义的均衡点。
  这个道路依然十分漫长而艰难!■

  作者为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研究部主管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