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心理传记学的视界与路径

来源于 财新《中国改革》 2010年第9期 出版日期 2010年09月01日
“曾经可能是什么东西如此塑造了他,以至于他要成为一个创造历史的人”
出版日期 2010-09-01
本文见财新《中国改革》2010年第9期

封面文章

当期杂志

宋学勤
 

为圣雄作“传”

  作为新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人物、心理传记学的开拓者之一,埃里克·埃里克森所著《甘地的真理:好战的非暴力起源》(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获奖作品) 自1969年问世以来,在美国学界备受赞誉,但中文译本直到今天才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热传,“心理传记学”这个概念也得以传到国内,但学界对“心理传记学”的范畴与方法一直不甚明了,相关书籍一直没有中文译本。众多的史学方法教程里只是泛泛谈到,把它归属于“心理史学”中的“人物分析”, 但“心理传记学”与一般传记学的不同在什么地方?心理传记学是侧重于人物事迹的“传”呢?还是侧重于“心理”?其透视人物的视角与逻辑理路是怎样的?这些困惑一直萦绕着,今天有幸看到埃著,一切释然。同时深感主编与出版社的学术眼光,这一套心理传记学译丛的出版对于国内史学界一直不很明白的“心理传记学”算是有了一个交待。

版面编辑:运维组
文章很值,赞赏激励一下
赞 赏
首席赞赏官虚位以待
赞赏是一种态度
  • 1
  • 3
  • 6
  • 12
  • 50
  • 108
其他金额
金额(元):
赞 赏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