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思想不败——近代中国两代思想先躯的传承

来源于 财新《中国改革》 2010年第11期 出版日期 2010年11月01日
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与这个民族历史上出现的最重要的思想家能达到怎样的高度,一定相辅相成
出版日期 2010-11-01
本文见财新《中国改革》2010年第11期

封面文章

当期杂志

傅国涌
 

汉语的更新改变了思维方式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追寻现代中国的历史,或者说追寻现代中国的一个过程。

  中国从古代向近代转型,是从1895年也就是甲午战争失败引发维新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1840年以后的50多年时间,可以看做是一个序幕,中国人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要在文化上、制度上有什么改变。鲁迅评《红楼梦》时说过一句话:“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红楼梦》那个时代,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大一统集权制已面临崩解,曹雪芹领会到了大厦将倾,借贾宝玉夫子自道,代表了曹雪芹的一种觉悟,但结局是看破红尘。我们今天特别推崇康、雍、乾,自豪于所谓“康乾盛世”。殊不知有盛必有衰,所有“盛世”都意味将走向“衰世”。统治者制造出来的“盛世”,不能说对老百姓没有任何好处,在某些物质方面也确能提供一些保障,让你吃得更多一点、更好一点,穿得更漂亮一点。但“盛世”的背后一定是危机。所以,还应该记住另一句经典——居安思危。

版面编辑:运维组
文章很值,赞赏激励一下
赞 赏
首席赞赏官虚位以待
赞赏是一种态度
  • 1
  • 3
  • 6
  • 12
  • 50
  • 108
其他金额
金额(元):
赞 赏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