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首页  | 《新世纪》周刊  | 《中国改革》
中国改革 大趋势
俄罗斯何处去
  克里姆林宫的尖顶,红场的灰石,冬宫的瑰丽,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沉默——走在俄罗斯的两大都会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陌生中透着熟悉,让人更强烈地希望了解这个中国最大邻国所发生的变迁,想知道这个国家正在往何处去...[查看全文]
——编者

  白宫是莫斯科一座六层的白色长方形建筑。这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苏式建筑曾经是俄罗斯人代会和最高苏维埃的所在地。在1991年8月时任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的未遂政变中,叶列钦就是站在白宫前的坦克车上发表了反对政变的演讲。而在1993年10月,听命于叶利钦的军队也是在这里与俄罗斯国家议会对峙,最终以流血方式获胜…[详细]

 

“现代化意味着一切”

  莫斯科的郊区浓绿环绕,当地人介绍说,驱车西行便是富人区,“越往西越富”。会议最后一天,东道主把盛大的招待晚宴安排在40多公里外的西郊,地名就叫“奢华村”(luxury village)。翻译丽达私下告诉我们,“那是寡头们(oligarchs)住的地方”。

  周五傍晚的“奢华村”很宁静。我们在名牌专卖店汇聚的商业区就餐,餐馆造型独特。已经看过莫斯科城内的繁华时尚,“奢华村”的存在并不显得突兀。前些年俄罗斯经济发展良好,莫斯科、圣彼得堡以龙头地位得享其利,看去与欧美发达国家已相差不远…[详细]

 

  财新-《中国改革》:2009年9月梅德韦杰夫总统提出俄罗斯的“现代化事业”,应当如何理解?很想听听你的解读。

  舒瓦洛夫:梅德韦杰夫总统上任后,立即宣布了俄罗斯发展的新议程。他意识到这个国家的一切都应当改变,包括政治、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他特地发表文章“俄罗斯,向前”——你知道,苏联解体之后,我们度过了非常艰难的15年岁月。要生存下去,我们必须创造新的东西,但那个时期俄罗斯还在怀念昔日。

   
  

  财新-《中国改革》:你说了许多改变。俄罗斯经济目前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减少对能源和资源的依赖,如何鼓励创新,对于俄罗斯经济多样化有没有具体规划?

  舒瓦洛夫:能源产业需要大幅创新,但创新并不一定要与能源相关。

  俄罗斯近40%的收入来自能源部门和原材料领域。当我们谈论新经济时,我们想减少对能源部门的依赖;当我们谈论创新时,能源创新或许是居于首位的任务——因为俄罗斯就能源效率来说是最后一名。我们需要使用更好、更廉价、更安全且二氧化碳排量更少的能源,需要减少单位产量所消耗的能源…[详细]

“危”与“机”

  我们的问题很自然地转向金融危机本身。危机的打击有目共睹,俄政府如何感受,做何反思?

 

  财新-《中国改革》:世界金融危机直接冲击了俄罗斯经济,你怎么看其深层影响?

  舒瓦洛夫:我恰恰认为金融危机使我们受益。

  从一方面来说它使我们陷入困境,因为我们开始动用大量外汇储备救急,去年我们是苦撑过来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人们开始认真思考效率,政府和商界一起思考怎样处理实体行业的闲杂冗员,找到一个真正的妥协:政府提供一定条件,帮助有能力的人们成立中小企业,使企业家们可以从工厂逐渐清理冗员。

 

  财新-《中国改革》:你担心世界经济会“二次探底”吗?

  舒瓦洛夫:我们相当关注。如果“二次探底”不幸真的到来,俄罗斯也不会遭到重挫,因为我们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度过这一关。但我还是希望我们能一起避免“二次探底”…[详细]

   

做什么?怎么办?

  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莫斯科的窗口,很难给国际旅行者留下良好印象。六年前,笔者之一经此入关,等候了80分钟;此次再来,等候90分钟。而机场到市区的交通拥塞也让人抱怨不已。例如笔者之一返程之时,接待方安排从酒店乘车前往机场,途中却不得不弃车换乘快轨,才能赶上回国的班机。

  此次在俄罗斯与一些西方投资银行家交谈,讥评最多者就是这里的基础设施。采访中,我们想知道俄罗斯的“莫斯科金融中心”如何避免沦为空谈。

 

  财新-《中国改革》:俄罗斯正努力使莫斯科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你们准备采取哪些措施使莫斯科更具吸引力,你们又从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中学到什么?

  舒瓦洛夫:(笑)首先,我们不像西方那样批评银行家。我看来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银行部门,许许多多的困难同时发生了。我相信银行业、信贷业等金融部门就像身体中的血液一样必不可少,失去它就无法发展。现在俄国的银行法规相当进步,《新巴塞尔协议》已经实施,银行运作非常透明…[详细]

中国邻居

  采访之前,舒瓦洛夫的新闻秘书亚历山大在看了我们的“问题单”之后特地相告,舒瓦洛夫不想谈中俄关系与资源合作,“因为他不分管”。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设法触及了这一热点,而舒瓦洛夫应接自如,并无回避。

 

  财新-《中国改革》:你刚刚提到了货币问题,我想俄罗斯在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时,有没有可能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

  舒瓦洛夫:我们有这个打算。1992年有项条约规定双方交易时要使用硬通货。后来在边境贸易中有所改变,可以使用人民币和卢布。我想我们已经很接近用卢布和人民币进行贸易的目标了。俄国境内的中国银行可以为与中国做生意的俄国公司提供人民币,这是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人民币迟早会成为储备货币,这有助于全球经济健康。我认为卢布也会成为地区储备货币,这对两国会有很大帮助。

 

  财新-《中国改革》:中国企业可能在俄国用人民币进行投资吗?

  舒瓦洛夫:我认为这是可能的,但需要对公平条件达成共识,需要了解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如果俄国人和中国人都能在彼此的国家用卢布和人民币进行投资,方便简单,就太棒了… [详细]


  梅德韦杰夫总统自2008年入主克里姆林宫后,其施政纲领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实现俄罗斯的全面现代化。以2009年9月10日梅德韦杰夫发表《俄罗斯,前进!》一文为起点,这位被西方社会称之为自由派政治家的总统,逐步推出了自己现代化“新政治战略原则”。

  在国内领域,梅德韦杰夫强调必须克服“五大问题”和“三大弊病”。“五大问题”即低效经济、半苏联式社会政策、脆弱的民主、不利的人口情势、动荡的高加索;“三大弊病”包括经济落后、腐败、人民信赖国家。他认为,近10年来国家虽有进步,但仅仅是重复现有模式,没有发展,没有改变先后方式和恶劣习惯。他指责俄罗斯消极疲惫、缺乏新思想,“我们放过了十多年,没有变成有效率的国家。”

  梅德韦杰夫强调,俄罗斯的现代化不仅取决于政治体制现代化、经济现代化,还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他还指出了未来俄罗斯技术发展的优先战略方向:能源生产、运输和使用效率领先于世界各国;将核能技术提高到新水平;完善信息技术,加快超级计算机的开发;在心血管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上取得突破等…[详情]

梅德韦杰夫强调,俄罗斯的现代化不仅取决于政治体制现代化、经济现代化,还取决于人的现代化

  舒瓦洛夫足够坦诚,敢于并乐于向外国记者讨论俄国存在的问题。他看到俄国的具体问题所在,却是只见物质不见精神,只见技术不见制度,正好丢掉了俄国面对的核心问题——制度问题。在缺乏对制度问题起码认识的基础上,各种“中央计划式”的“宏伟规划”不仅缺少新意,且没有可能走远。

  过去苏联的问题源于制度。苏联时代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持续30年的经济改革失败,原因在于不能从基本上改变极权统治下的计划经济制度。这一经历两代人的惨痛失败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思想、制度、物质基础。

  如今俄国的问题仍然在于制度。苏联解体时的混乱以及当时政策制定者对苏联的制度问题理解之肤浅,使俄国经济从极权统治下的计划经济变成混乱的无政府状态,再进一步演变成高度寡头垄断、极不平等、缺少秩序的非竞争的市场经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