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首页  | 《新世纪》周刊  | 《中国改革》
位置:财新网 > 杂志频道 >《新世纪》周刊 > 总第388期
封面文章 pic
谁看空中国? 谁看空中国?
本刊特派记者 王端 发自香港
本刊记者 李增新 吴莹 王紫雾 发自北京

  做多还是看空,升值还是加息,通货膨胀抑或资产泡沫?经历过2009年底的地产狂潮和2010年初的信贷博弈,海内外投资者恍然间又回到了2004年的议题轨道——在SARS冲击之后的政策放松一度引发了经济过热及调控策略的热烈讨论。
  然而,时下的问题要严重得多。2010年1月以来,关注中国市场的海外机构投资者几乎无不在谈论美国著名对冲基金经理吉姆•查诺斯(James Chanos)的惊世之论。在他看来,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房地产泡沫,而

谁看空中国?

城镇化带来的增长潜力远没有外界想象得那样充分。“中国飙涨的房地产市场,是靠投机性资金撑起来的泡沫,相当于1000个以上的迪拜。”
   查诺斯并非籍籍无名之辈,作为对冲基金Kynikos Associates的创始人,他曾在2001年以前准确预言了安然公司的假象,做空安然,获得巨额收益和声望。从今年1月开始,他频频接受采访,抛出“中国经济泡沫论”的看法,一时间成为业界焦点。
   一位美资大行分析员则称,在金融危机中做空美国次贷相关地产获利50亿美元以上,一举成为顶级基金经理的约翰•保尔森也极为...更多详情

房地产依旧火热
“空军”来了

  1月25日,以做空著称的对冲基金经理吉姆•查诺斯在接受CNBC采访时称,中国目前有300亿平方米的在建房地产项目,平均到每个人有25平方米之多,因而中国房地产已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辨识泡沫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信贷扩张,现在没有比中国信贷泛滥更严重的国家了。”查诺斯如是称。
  尽管查诺斯后来解释称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崩溃指日可待,但其实从去年年底开始,投资过热、效率过低的现象已开始引起相当部分海外机构投资者关注,“做空中国”论调也自此陆续传出。
  事实上,包括查诺斯在内的一些投资者已经开始寻找做空工具并启动布局。从香港上市的银行、地产、建材生产商,到包括铁矿石在内的大宗商品,均在其视野之内。
  尽管查诺斯代表的“空军”仍非主流,但国际投资者与中国资产市场的蜜月期已告一段落了。
  有香港投资界人士分析称,银行股最能折射海外投资者的态度转变。2009年上半年,由于经济低迷,中央政府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方案,随着天量信贷,市场担心的是坏账(NPL);然而随着经济回暖,下半年分析师转而关注银行的盈利(Earnings)改善;到了今年上半年,由于央行提早采取紧缩措施和持续的信贷扩张问题...更多详情

投资危言

  较之对于股市的扰动,境外投资者对于中国此轮投资拉动增长模式的批评更具借鉴意义。
  自2008年底的经济刺激计划推出以来,银行、地产商和地方政府已经结成推动投资乃至GDP增长的大联盟。在这个相互强化的“铁三角”推动下,信贷发放已难以停下脚步,“一旦地价和房价下降,地方政府和银行都难以承受。”前述美资大行分析员称,很多地方政府通过国有企业和融资平台获得的贷款,从一开始就没有还本的能力和计划,一切都寄托在未来经济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尤其是卖地收入)大幅增加的基础上,“问题在于,这一未来能否如愿实现?或者退而求其次,这种投资泡沫还能维持多久?”
  “中国现在更接近泡沫破灭,而离泡沫形成越来越远。” 卡托研究所副所长詹姆斯•多恩(James Dorn)断言,2009年以来信贷和资产价格的过快增长,都需要中央政府采取有力的手段,使得人们对股市和房市的预期正常化。
  事实上,早在查诺斯发难之前,2009年底,一家名为派沃特资产管理公司(Pivot Capital Management)的对冲基金即开始深入质疑中国投资拉动模式的可持续性。更多详情

房地产V型复苏 房地产V型复苏
训虎之术

  无论是多方还是空方,对于中国经济的政策两难均不讳言,即急刹车可能带来“硬着陆”,而放任自流会带来通胀和资产泡沫风险。央行手中的工具尤其是利率和汇率则因各种各样的掣肘因素难以施展。在一个意外的牛年之后,管理层已不得不骑在虎背上。
  今年1月中,在信贷放出天量的情境下,央行和银监会出人意料地提早收紧了缰绳。这既然包括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对信贷发放额度与节奏的严控,也包括对房地产的诸多调控政策的出台。
  对此,境外机构多有称誉。“我甚至可以说,中国当局比市场反应还机警(vigilant)。”索罗斯称。
  然而,对于进一步的政策调控前景和效果,各方看法并不一致。
  在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可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看来,中国政府在控制房地产泡沫方面有很好的记录,也会继续保持这种记录。在2008年底,中国政府曾通过利率和税收手段,成功地控制住了房地产价格增速和交易量,也有效抑制了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别忘了,直到2009年12月,房地产价格增速还只有一位数,而2008年底和2009年初之前的半年,则是两位数。如果有必要,政府还会使用利率和汇率工具来控制房产价格,而不需要捅破泡沫。更多详情

升值热议

  与通胀风险和资产泡沫难局相关联,国际市场更愿意开出的解药是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外汇储备不断累积带来的人民币占款压力是通胀的源泉之一;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以中国顺差、美国逆差为特征的国际贸易格局,越来越将人民币问题推到了火炉上。
  索罗斯即力主人民币升值。在他看来,无论从国内抑或国际角度分析,中国政府如果允许人民币升值,都将是明智之举,这不仅可以解决全球贸易不平衡的问题,而且可以改善中国通胀的问题。“如果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升值,可以因此将通胀输出给美国,这对中国来说也是一种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举措。”
  2月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继2005年第二次公布了《中国经济调查报告》,涉及了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竞争、收入分配、就业、社保和医疗等多方面内容。其中一个重点即在于,建议中国推进货币政策的转型,如放松汇率制度、将货币政策由流动性控制为中心转为利率调整为中心等。
  OECD中国及印度经济研究部主任里查德•赫德(Richard Herd)表示,对于控制通货膨胀来说,加息和升值都确实是有效手段,但必须提前使用。他说:“中国向来是当通货膨胀成为问题的时候才开始考虑加息,而只有提前实行才能稳定经济。更多详情

索罗斯:谨慎看中国
本刊特派记者 王端 发自香港

  2月3日傍晚,香港大学陆佑堂人头攒动,金融界学界名人云集,只为一睹“大鳄归来”。曾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与港府鏖战的对冲基金界教父级人物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再度访港,光环仍不减当年。
  12年轮回之后,全球经济已陷入一场更大的危机。尽管索罗斯在演讲中笑称“已经退休”,无心过问投资事宜,但其举手投足仍被市场赋予了风向标的意义。事实上,在金融危机后索罗斯的每次发言,市场无不侧耳倾听。索罗斯宣称退休不止一次,最近一次是在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高潮期。但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袭来之际,索罗斯乘势而出,大举做空美国次贷相关证券,一举斩获数十亿美元纯利,是本次危机以来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索罗斯所谓“退休”,尽人皆知老骥伏枥。

索罗斯:谨慎看中国

  去年10月,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演讲时索罗斯称,在国际经济大变局下,中国政府主导的模式较美国的国际资本主义模式更具效率,并且成为危机中最大的赢家。但时过境迁,索罗斯已不再无保留地乐观。他坦言中国存在经济过热、通胀等现象,而对人民币,则再次呼吁升值,以将中国的通胀转嫁出去。
  对于资产泡沫,索罗斯给出的则是一个对冲基金式的回答,“当看到资产有泡沫现象时,可以趁机买货,因为这是市场大方向,不算非理性行为,但当泡沫成熟时,就要及时沽货获利。”
  2月4日清晨,在其下榻的港岛香格里拉酒店56楼,索罗斯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畅谈其对全球及中国经济、资本市场的看法。年近80岁的索罗斯,身着浅灰色毛衣、米色休闲裤,尽管精神依然健硕,但仍难与动如脱兔的资本大鳄联系起来。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