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从体制认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来源于 《比较》 2011年第5期 出版日期 2011年10月01日
出版日期 2011-10-01
本文见《比较》2011年第5期

封面文章

当期杂志

许成钢
 

一、从历史和国际比较的角度认识中国的经济增长

  近30年中国经历了非常快的经济增长,变成了世界第二个最大的经济体。这个成就从最近的50年,或战后历史,或者甚至最近八九十年看,都非常了不起。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从对全球中长期经济增长的贡献看,中国近30年经济增长的影响似乎可与美国19世纪末的状态相媲美。但是我们必须看到19世纪末的美国,靠着其体制的优越性,靠着其作为第二次产业革命的领导地位,不仅在总值而且在人均水平上都超过了当时世界第一的大英帝国。相比之下,今天中国的人均GDP仍然只相当于美国的1/11(按照市场汇率计算),或1/6(按照购买力计算)。在全世界只名列第94位(IMF,2011),还不及泰国。收入水平才刚进入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技术水平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国能否有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前景很不确定。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冯仁可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