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首页  | 《新世纪》周刊  | 《中国改革》  | 《比较》
位置:财新网 > 杂志频道 >《新世纪》周刊 > 总第436期
新世纪周刊封面报道 投资难驯

  2011年,以“4万亿”政府投资为核心的经济刺激计划已画上句号,另一场抢夺土地、资金、能源的经济竞赛准备开跑。为了展现下一个五年的地区发展蓝图,不少省份已经开列好投资项目清单,并校正速度,只待发令枪响。

  1月中旬以来,地方“两会”先后召开,各省2011年及“十二五”时期增长目标和思路逐渐显露。

  据本刊记者初步统计,截至1月底已经召开“两会”的26个省份中,多个省提出未来五年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折合为年均GDP增幅将达15%左右,另有多个省将“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视为关键战略。

  如此,尽管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未来五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在今年及整个“十二五”期间,多数地方政府实现规模赶超的决心依然坚定。

  现实是,目前的增长势头若延续,则经济恐有发热之嫌,控制通胀更添新忧。金融危机后的第二年,中国经济迅速回归到原来的两位数增长轨道。初步测算,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3%。而环顾各地,增速高于此值的比比皆是…[详细]

冲动难抑
贵州省省长赵克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坦言竞争压力,“我们已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
2011年1月6日,北京CBD核心区建设工程开工奠基仪式在Z15地块举行。未来该地块上将建成“北京第一高楼”,建筑高度达到500米。
2011年1月6日,北京CBD核心区建设工程开工奠基仪式在Z15地块举行。未来该地块上将建成“北京第一高楼”,建筑高度达到500米。Zhou Wong/CFP
 

  截至1月底,已有26个省份召开“两会”,公布2011年及“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本刊记者的初步统计显示,“十二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速目标低于10%的,仅有北京、上海、河北、浙江和广东省。至少有青海、广西、宁夏、四川、贵州、重庆、福建、黑龙江、云南、安徽等10个省(市、区),更是提出未来五年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折算为年均GDP增速接近15%。

  2011年,“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已有15个省份提出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超过10%,重庆增长目标最高,为13.5%。而此前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透露,2011年全国GDP增长目标初定为8%。

  虽然地方经济增速高于全国是多年惯例,但考虑到地方设定预期目标多留有余地,实际增速往往更高。

  2011年,若无有效“减压”措施,则地方冲动助推下的经济快增及由此带来的需求端偏紧,难免拉响红色警报…[详细]

中西部接力
抓紧启动实施一批“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争取更多进入“国家笼子”,成为紧要任务

  当一些东部或沿海省份已力有不逮时,追求高增速和投资高增长,仍是大多数中西部省份及新兴开发区自然而然的选择。

  在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9%的基础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希望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并提出了“投资是第一拉力,项目是发展基石”的口号。

  青海省则提出要确保“十二五”期间投资成倍增长,具体实施路径是“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以大投资带动大发展”,称要规划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项目,并梯次推进。

  过去两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4万亿”政府投资计划中,中央及各地项目投资大批上马。后“4万亿”时代,不仅已经开工的项目要保证续建完成,继续上项目的惯性依然很强…[详细]

要速度还是结构?
追求速度易,不追求速度难,难在政府改革

  在各级政府及官员的报告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与结构调整这类目标并行不悖,或可兼得,而在实践中,却时显存在矛盾。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列出的诸多结构调整目标,在“十一五”规划甚至更早前就已经提出,但进展仍是迟缓。

  从“七五”期间便开始参与五年计划(规划)研究制定的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张卓元,就曾向本刊记者坦言,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当然会有问题,如就业问题,但目前“两位数的增长,绝对不可能是长期的”

  
2011年防通胀压力仍很大。Alexander F.Yuan/人民图片

  各级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策的实施者,如何协调速度和结构之间的轻重缓急,无疑是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的关键所在…[详细]

调控平衡术
三个看点:能源、资金和土地

  各地大上投资项目的征兆,发生在国内通胀已处高原的情况下,这很可能从需求层面进一步推高物价。

  2010年12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小幅回落,由5.1%降至4.6%,不过,这丝毫不能平抑市场人士对今年通胀的担忧。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测算,2010年四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9.8%,意味着经过季节调整后的年化环比GDP增速,从三季度的9.4%反弹到约12%。

  “在通胀压力已经很大的情况下,实体经济继续以12%的年化速度增长,会使通胀进一步恶化,对宏观稳定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马骏在1月20日提出预警,中国实体经济增长超预期,将进一步导致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上升,并加大通胀预期。

  马骏分析,农产品价格上升,相当程度上是经济增长过快等因素导致的成本推动,和流动性过剩带来的对农产品的投资性需求拉动。如果不把经济增速降下来和货币控制住,难以从根本上控制食品价格…[详细]

网上收听:
“十二五”开局

  “十二五”开局之年,一些地方政府已经规划了大量的项目投资,同时,开始盘算建设资金的可能来源。

  2010年,国内人民币贷款增加7.95万亿元,其中,5.07万亿元进入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这部分包含了银信合作产品。在去年末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宏观调控力度收紧后,今年1月上半月,银行信贷投放骤然放大。然而,今年的信贷总额度,至今仍是未知数。

  在货币及金融监管部门讨论、检验其政策工具及措施有效性之时,各大商业银行不得不向分支行发出警告,要求不得突破月度信贷额度。不过,从各地实际操作来看,政府投资项目往往是银行青睐的主顾,在今年货币政策持续有所收缩、信贷总盘子未揭盅的情况下,这些投资项目仍期望间接与直接融资方式并举,左右逢源…[详细]

相关图表: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