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干预市场抑或增进与扩展市场:产业政策研究中的问题、争论及理论重构

来源于 《比较》 2012年第3期 出版日期 2012年06月01日
出版日期 2012-06-01
本文见《比较》2012年第3期

封面文章

当期杂志

李晓萍 江飞涛
 

一、引言

  长期以来,产业政策以各种理由广泛存在于中国经济各领域中。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运用产业政策手段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明显加强。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产业政策几乎涵盖所有产业,更多地表现为对产业内特定企业、特定技术、特定产品的选择性扶持以及对产业组织形态的调控。2009年,中国陆续颁布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多达160余项,涉及产业活动的各个方面。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其实施细则的颁布实施,意味着金融危机以后政府政策部门进一步强化了产业政策的运用。从政策的实施手段上看,目录指导、市场准入、项目审批与核准、供地审批、贷款的行政核准、强制性清理(淘汰落后产能)等行政性直接干预措施被进一步强化,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更为广泛、细致和直接,从而体现出强烈的直接干预市场、限制市场竞争和以政府选择代替市场机制的管制性特征和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江飞涛和李晓萍,2010)。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冯仁可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