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封面报道】中国式次贷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2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12年10月22日
城投债零违约,银行理财零违约,信托产品零违约——但为什么大家都在问谁接最后一棒?
倒影中的工地。Zhang xinyu/东方IC
《财新周刊》 记者 张宇哲 田林
 

  尽管央行调查统计司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还处于发展初期,远未形成国外的成熟的资产证券化信用链条,但种种迹象表明,相互之间风险渗透的信用链条已然形成。

  这是个击鼓传花的过程。地方融资平台从银行贷款有困难了,于是借道信托、理财产品、券商、基金等渠道,以基建信托、城投债等方式延续资金供给。地方融资平台固然有动力,贷款者也乐得为之。

  表面上看,这是免费午餐。贷款者看似无风险地获取了相对银行贷款利率更高的风险溢价——地方政府信用终极担保,刚性兑付之势依然。违约之虞,暂时放诸脑后。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