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国的哈萨克石油“盛宴”

2003年03月20日 21:52 来源于 caijing
中海油和中石化斥资百亿元杀入哈萨克斯坦,是中国石油企业新一轮海外收购的启动信号吗?


  3月11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为中石化)旗下负责海外投资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宣布以6.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天然气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英国天然气国际拥有的哈萨克斯坦北里海项目8.33%,即大约1/12的权益。
  就在四天前,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纽约交易所代码:CEO)刚刚宣布以同样的价格,从同样的公司手中收购了同样比例的权益。
  如果这笔交易得以最后完成,由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早在1997年就已经进军哈萨克斯坦的陆上油田,这也就意味着,届时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将很可能同时在哈萨克斯坦这个中亚国家的海上和陆上齐头并进拓展“黑金之路”。
  
英国人走了
  1993年以来,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的北里海项目就被业界看成是过去30年中最大的石油发现之一。该项目覆盖了5600平方公里的里海海域,仅其中的卡沙干油田,估算的地质储量(又称为“资源量”)就高达290亿桶到400亿桶,按照可采储量占地质储量的1/3的通常比例来估算,其最终的可采储量也可能高达130亿桶。
  自1997年11月,北里海项目产量分成协议(PRODUCTION SHARING AGREEMENT,PSA)签署以来,该项目可谓一波三折。
  所谓产量分成协议,就是各股东将根据自己在项目中拥有的权益比例,获得相应的油气产量份额,这也是国际上石油工业中通行的商业合同模式。
  最初的股东共有九家,权益结构是:英国天然气、意大利的埃尼-阿吉普公司、英国石油/挪威石油(BP/STATOIL)、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英荷壳牌以及法国的道达尔公司分别持有1/7(折合14.28%)的权益,而美国的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以及日本的INPEX公司则分别持有1/14(折合7.14%)的权益。
  但是,在2001年,由于不满埃尼-阿吉普公司被指定为该项目的作业者,BP/STATOIL宣布退出该项目,这样整个项目的合作伙伴就变成了七家,英国天然气在项目中拥有的股份也由最初的1/7变成了1/6。
  过去的六年对于整个世界石油工业来说可谓沧海桑田。这七家股东中,美孚石油公司已经与埃克森合并,组成了新的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也与科诺克石油公司合并,组成了新的科诺克菲利普斯公司;道达尔公司更是先后与菲纳以及埃尔夫石油公司合并,组成了新的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菲纳埃尔夫。
  英国天然气名称上没有改变,但在过去数年中,其内部也进行了三次结构和业务调整。而随着公司越来越希望成为一个专注于天然气领域的能源公司,北里海项目也逐渐成为鸡肋。虽然北里海项目石油储量潜力巨大,但要达到最高生产能力,需投入勘探开发以及扩大产能的资金也将十分庞大。根据投资银行测算,卡沙干项目到2006年或者2007年就可以实现商业生产,但要在2014年前后达到每天150万桶原油的最高产能的话,就意味着仅在2012年前,可能还要投入200亿美元的资金。
  如果未来的投资仍然按照权益比例来分配,就意味着英国天然气在未来十年中,必须支付超过33美元的投资。在2002年,哈萨克斯坦就已经成为了英国天然气投资最大的地区,增幅超过了63%,这显然给公司在其他地区,包括埃及、印度以及北海地区的投资带来了压力。
  简化在哈萨克斯坦短期内难以获利而且与主业不相匹配的投资项目,尤其是北里海便成为英国天然气顺理成章的选择。2002年12月初,英国天然气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买家,初步考虑是出售其在北里海项目中所持有的权益的一半,即8.33%的权益。
  
中国人来了
  1997年6月,当时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以3.2亿美元收购了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阿克纠宾油田60.3%的股权,并组建了中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获得了三块油田的开采权。此后,中国石油企业进军哈萨克斯坦的步伐有所放缓。
  但哈萨克斯坦仍然是中国石油企业最有可能的主战场之一。此前,中海油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纽约交易所代码:PTR)都已经在印尼进行了收购,而中石油集团公司也对俄罗斯市场进行了试探,因此投资人士普遍预测,下一波热潮很可能是在哈萨克斯坦。
  在英国天然气公司发出寻求合适的买主的信号之后,一直担任该公司财务顾问的高盛公司,就开始与中海油以及中石化进行接触。
  最初高盛很可能也与中石油进行了接触,但中石油显然对这笔交易并不是那么感兴趣。但中海油和中石化却显然对这个项目表现出了巨大热情。根据2002年上半年三家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中海油在原油产量中所占的份额还不足9%,中石化所占的比例也只有23%多一些,原油市场仍然主要掌握在中石油手中。
  双方都摆出势在必得的架势,中石化更是专门聘请了熟悉中国市场的瑞银华宝担任此次收购的财务顾问,以与由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以及美林证券助阵的中海油相对垒。双方参与收购的成员,几乎都放弃了元旦和中国传统的春节休假,泡在英国天然气的伦敦总部对数据进行调研和分析,以便寻找最好的收购突破点。
  虽然中石化拥有比前者更多的现金储备,但中海油良好的国际形象,以及丰富的海上油田开采经验,使得后者很快领先。中海油的另外一个优势是,2002年该公司在对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尼拥有的海上油田的收购中,表现出来了成熟的商业执行能力,而中石化则相对欠缺一些国际实务经验,加上参与收购的是作为国企身份的集团公司,使得英国天然气对其能否顺利完成签署的收购协议产生了一些忧虑。
  实际上,3月7日这个周五中海油公布收购交易,已经宣告了中石化在第一阶段角逐中的失利。而在随后的周末,戏剧性的变化出现了:英国天然气公司经过反复权衡,同意按照6.15亿美元的同样价格把公司在该项目中拥有的另一半权益,按照相同的条款出售给中石化。
  败中求胜的中石化,很快做出了积极回应。四天后,第二笔交易正式签署。英国人完全退出,而中国第二和第三个石油巨头站到了哈萨克斯坦的门槛上。
  
中哈的“石油蜜月”?
  由于整个交易尚未最终完成,在交易宣布的60天内,该项目其他股东仍拥有以同样价格优先收购的权利。中石化和中海油都对这笔总金额高达百亿元人民币的跨国交易十分低调。在接受采访时,两家公司都表示,成功的可能性只能说成50%,“谈论前景还为时过早。”
  但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埃克森美孚、英荷壳牌都与中石化、中海油有业务上的合作,加上道达尔菲纳埃尔夫、科诺克菲利普斯以及埃尼都希望能够染指中国能源市场,因此横生枝节的可能性非常小。毕竟,中石化和中海油都是中国石油市场的“主场龙”。况且,如果这些公司对该笔权益有兴趣的话,应该会像上次BP/STATOIL退出时那样主动选择行使优先收购权。
  惟一的可能变数来自不怎么知名的INPEX公司。这家总部设在东京的公司称得上是日本的能源企业“共同体”,其21家股东中,控股股东为持股比例为50%的日本国家石油公司,而日本石油勘探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三菱公司以及三井海上石油勘探公司所持有的股份也超过了10%。这是一家旨在确保日本油气供应安全的带有强烈的政府色彩的能源公司。过去,其一直对中亚地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哈萨克斯坦更是首当其冲,INPEX是否会在最后关头行使优先购买权,从而导致变局出现,或许只能等待时间的裁决了。
  然而,即使交易成功,中哈之间的“石油蜜月”到底有多大的含金量,还是一个未知数。一些分析人士看来,中国三大石油巨头在哈萨克斯坦所可能要开始的,或许并不是“蜜月之旅”,而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途径,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政府的对外能源政策的协调无疑将相当重要。
  中海油有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尚未考虑与中石油在哈萨克斯坦的合作问题,但分析人士指出,中海油和中石化的加入,无疑将使得中哈管道有可能“柳暗花明”。
  目前困扰中哈管道的最大问题是,中石油在哈萨克拥有的石油储量,远不足以支持能够获利的每年2000万吨原油的最低运量。虽然卡沙干油田和中哈管道拟定的哈萨克斯坦的起点阿克纠宾有一定距离,但中石化和中海油未来完全可以通过“石油交换”(OIL SWOP)的方式,与靠近阿克纠宾的其他石油公司交换产量。
  除了交换产量,修建从卡沙干油田到阿克纠宾油田的输油管道,向东连接中哈管道,向西则与通往黑海的管道系统相接,从而成为“中亚能源走廊”的组成部分,也有潜在可能性。
  同时,如三方都加盟中哈输油管道,无疑也会减少与下游市场衔接可能出现的缝隙。毕竟,中国最主要的能源,尤其是石油产品的销售市场,都位于中石化和中海油的传统领地中国南部以及东南沿海一带。
  除了商业风险,北里海项目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也是不能忽视的。里海周边国家中,伊朗、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在外交和能源政策的取舍上,都有分歧,一个强大的里海产油区的出现,显然会削弱中东的地位,也可能会对全球油价造成打压,从而影响严重依赖能源收入并一直视中亚为其腹地的俄罗斯的利益。
  能否顺利地就里海的管辖问题达成都能够严格恪守的多边协议,不论对于项目的勘探和开发,还是未来的石油管道运输和销售问题,都至为重要。或许,北里海项目的权益持有者的“大国集合”身份,能够对这种格局有所制衡。但预测未来,未知数总是太多。■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