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宏观 > 正文

“央产房”交易冷清的背后

2003年12月05日 00:00 来源于 caijing
准入的门槛截留了许多有意上市获利的公房,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求市场化的最终解仍费思忖

  朱晓超 任波

  中央在京单位已购公有住房(简称“央产房”)国庆之后可以上市买卖的消息,让在一大机关工作的张女士和她已经退休的母亲格外开心。母女俩各有一套央产房,虽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老房子,但地段好,加上小区环境有安全保障,张女士满心以为这样的房子能卖个好价钱。

  可张女士没有料到,她几次查询,发现她的单位一直没有到“在京中央单位和国家机关住房交易办公室”建立有关的住房档案。按照有关规定,央产房上市的前提是原产权单位已经建立住房档案,该档案不但应记录职工住房的基本情况,还需真实反映出该住房是否超标、是否适合上市等相关信息。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