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金融 > 正文

外资券商争抢“最后门票”

2005年12月12日 14:26 来源于 caijing
证券业的开放政策仍没有清晰的框架:是固守WTO承诺界线,维护行业既得利益?还是依据“买门票”方式,以个案形式开放?抑或更进一步,制定明确的开放规则和步骤?

  于宁 苏丹丹 楼夷

  如果券商的对外开放只剩下最后一张门票,“肯定是湘财证券,而不是辽宁证券。”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参与了大量对外谈判的金岩石对本刊称,语气中不无自信。

  自2001年以来就处境不佳的湘财证券,正面临着汇丰集团、花旗集团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多家外资投行的追求。双方口中的“门票”,指的是获得中国全牌照券商的控制权需要支付的代价。

  继2004年高盛公司和高华证券公司组建合资公司、2005年9月瑞银证券耗资17亿元人民币重组北京证券以来(参见本刊2004年第15期“高盛进入中国”,2005年第20期“北证重组双重突破”),关于“门票”的讨论就再也没有终止过。上述两家券商的合资安排,尽管结构和出价各不相同,但在业内看来均已跨过了WTO谈判的边界,先声夺人地获得了全牌照券商的控制权。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