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股市 > 正文

新交所角力创业板

2008年01月09日 09:50 来源于 caijing
面对市场规模与监管成本之间的恶性循环,新交所最终选择了改革和发展,而非关闭SESDAQ



       越来越多的证券交易所加入了争夺高成长性上市公司资源的队列。
       2007年12月17日,由新加坡交易所原股票交易自动报价市场(SESDAQ)升级而来的凯利板(Catalist)正式挂牌。与SESDAQ相比,凯利板最大的不同在于师法伦敦AIM(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的保荐人制度;此外,其快速的融资渠道,宽松的收购、处置规定,均意在吸引更多的亚洲地区高成长性企业的眼球。
       长期以来,纳斯达克是中小企业,尤其高科技、快速成长型企业融资的首选平台;而AIM市场在美国实行萨班斯法案之后,以低成本和保荐人制度成为了后起之秀;近期,纽约交易所通过并购太平洋群岛交易所,也成立了面向高增长性企业的创业板,试图向纳斯达克分一杯羹;东京证交所也将与伦敦证交所合作,于2008年在东京推出亚洲AIM模式的创业板。
       市场规模与监管成本之间的恶性循环曾是困扰新加坡、日本、韩国、香港等亚洲中小板的一道难题。市场化和行业自律取代成本高昂的官方监管,将是创业板市场获取规模效益的必然趋势。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