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10月底播发《假典型巨额亏空的背后——郑百文跌落发出的警示》一文,舆论界骤发轩然大波,媒体纷纷报道、点评。与此同时,国务院领导及有关部门也予以高度关注。由国家有关部门组成的调查组11月初陆续抵达郑州。
彻底“讲”掉郑百文
《中华工商时报》
2000年11月16日
很多人不知道,新华社的这篇重磅“炸弹”是河南分社的记者花了大半年的功夫,历经千辛万苦,在没有任何方面的配合下完成的。最初的内参将近七千余字,远比今天见报的要“触目惊心”,如果没有中央领导的批示,就不会有中纪委调查组的介入,当然证监会的调查组恐怕也不会那么迅速。这意味着,将近20亿元的资产永远会说不清去处;意味着郑州的方方面面依然会心安理得稳坐太师椅;意味着郑百文会被以各种名目的重组而留在中国股市变成永不腐烂的木乃伊。这意味着可怕的“创新”开始了,银行的不良债务会以债转股的形式“慷慨”地赠送给郑百文的股民们,真正应验了“坑完财政坑银行,坑完银行坑股民”的说法。
给上市公司脸上贴“政治标签”,这是郑州方面在新时期的“创新”。现在回过头来想,讨论什么郑百文该不该破产的问题,完全中了人家的圈套,被人牵着鼻子远离事件的本质核心,所以越争越糊涂,越争越困惑。企业资不抵债该不该破产还要讨论吗?20多年前,沈阳防爆电机厂已经给出了答案,中国人大通过的《破产法》实施都十年了,还讨论什么?!要说影响,韩国大宇这类的国家形象企业都破给你看了,郑百文又还能有什么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