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宏观 > 正文

美国失衡、中国减速与全球复衡

2008年04月10日 15:07 来源于 caijing
商品价格强势逆转的趋势酝酿已久,很可能在2004年某一天到来

单极化全球经济目前正面临着酝酿已久的重大调整。美国的国民储蓄水平达到历史最低水平,2003年净国民储蓄率不足GDP的1%。经常项目缺口在2003年接近GDP的5%,创造了美国的记录,如果按美元计算,也创造了世界纪录(5420亿美元)。美国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依赖于国外投资者的巨额投资。
  美国目前已经到了非对经常项目进行调整不可的地步,这只是一个何时调整和如何调整的问题。全球经济增长对美国经济的极度倚重无疑是两种严重弊端所致:一是美国经济的不正常增长,二是世界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要么不愿意增长、要么不能增长。世界经常项目赤字和盈余之间的差额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到2003年,估计该差额达到世界GDP的3%。是应该采取措施的时候了。
  调整世界相对价格结构是解决如此规模的全球失衡的最佳方案。这是指美元——作为世界最重要的相对价格——的贬值。按照总体贸易加权计算,在过去三年里美元价格降低了13%。然而,美元的降幅还不足以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经常项目调整往往要求货币贬值幅度在25%左右,是目前美元实际贬值幅度的两倍。无论如何我们也无法相信,如此庞大的外部赤字能够单凭不温不火的货币调整来解决。
  经常项目调整不仅仅是货币调整,实际利率调整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作为一个通行法则,外国出借人会为其承担的货币风险要求获得补偿,这一般体现为更高的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提高的另一个目的是抑制利率敏感型国内需求因素,主要是以恢复国民储蓄水平为目的。归根到底,经常项目调整的实质是恢复国内储蓄,较高的实际利率是这一恢复过程的核心所在。
  不幸的是,美国的实际利率正以另外一种方式增长。联邦储备局通过推行超常调整性货币政策遏制国库券收益率曲线下滑走势,但同时外国中央银行力图通过大量收购国库券的方式将外部盈余转变成美元计价资产。其结果是,美国具有庞大经常项目和预算赤字的资金需求,但实际利率却很低,两者背道而驰。在我看来,只要世界还愿意人为地补贴美国低迷的实际利率,全球就不能彻底恢复平衡。价格调整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2月初七大工业国在佛罗里达会晤的结果值得一提。在世界工业大国圈子里达成的共识是,美元必须进一步下探。在过去几年里欧元对美元已经上升了40%,而日本对货币市场的干预程度实在是前所未有。此次会晤的联合公报还清楚地指出这七大世界强国期待着谁来承担美元调整下一步措施的负担。按照工业七国的说法,美元主要调整的对象是那些不具备灵活外汇政策的币种。这明显是指中国。
  目前中国所承受的全球压力主要来自全球恢复均衡所产生的效应。一年以前,在全球一片萧条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奇迹般地增长,被世人看做万幸之事。今天,中国正被认定要对很多棘手的问题承担责任。最近盛传人民币价值要调整5%,仿佛这样就能真正解决世界的失衡似的。实在没有什么比这更荒谬的事了。世界其他国家似乎没有设身处地为中国考虑过她在解决自身的宏观失衡方面所面临的巨大困难。这种态度导致世界没有给予中国应有的对待。在我看来,世界无法正确评价中国的根源在于,从内部来看,中国必须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深化改革,而中国的改革步伐从外部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国这一轮的信贷和GDP增长周期具有重要的全球意义。这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亚洲邻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2003年中国对于日本总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2%,对韩国为36%,对台湾更高达68%。得益于中国需求的还不仅仅是亚洲国家。2003年中国对德国总出口增长贡献率为28%,对美国为21%。
  倘若中国经济现在慢下来,其他亚洲国家和欧美难保不受到牵连。2003年全球增长的启动有两条导火索:一边是需求方的美国消费者,一边是供应方的中国生产者。现在,在中国生产动力开始下降之际,长期过于拉伸的美国消费动力也开始下滑。倘若中国生产者和美国消费者两边都向回缩,不仅会给同步好转的全球经济带来严重的问题,而且全球大宗商品增长也会失去最重要的基础支撑。长期来看,商品价格一直呈现强势逆转的趋势。这种逆转酝酿已久,很可能在2004年某一天到来。如果作为世界的两大主干力量的美国和中国现在要开始淡出舞台的话,这种情况尤为可能发生。■
作者为摩根士丹利全球研究主管、首席经济学家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