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商业 > 正文

能源安全:市场还是油源

李昕
2008年04月16日 10:47
是锁定油源还是依赖市场?两种不同的能源安全观将在五大能源消费国会议上寻求沟通

美国能源部助理部长凯伦哈伯特(Karen Harbert)从中国杭州回到了美国华盛顿。她刚刚参加完中美能源对话,并且带回一个新消息——中国打算在10月底举行五大能源消费国会议,参加者包括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和韩国。
“我们已经收到了来自中方的正式邀请,还没有回复。”主管政策和国际事务的哈伯特在电话采访中说,“美国肯定会参加,但是目前参会级别和人员还没有确定。”
    由中国倡议的能源会谈尚属首次,而更引来举世瞩目的原因,还在于这是世界五大能源消费国第一次坐在一起;中国也得以在中美、中印等双边机制之外,展开多边能源对话。
“对能源的争夺主要在这些消费国之间展开。每个国家都希望能获得更多的能源供日后使用,不免给外界留下抢夺生意、控制资源的印象,从而导致了国家间的紧张气氛。”美国亚洲研究所能源安全研究主管米卡赫伯格(Mikkal Herberg)说。
    近两年出现的数个案例,都可视为这种气氛的注脚。例如,印度官员最近宣布,设立10亿美元的“战争基金”,准备资助非洲国家的基础建设,为其购买油田资产铺路;韩国进出口银行决定,为韩国石油公司海外投资提供更多贷款。一时间,各国在能源资产争夺上剑拔弩张。
    全球抢夺的原因在于,能源安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议题。但是,各国对能源安全概念理解各异,由此采取的行动也各异。以美国为例,这个世界能源第一消费和进口大国主张,能源安全应建立在市场主导的基础上;近期崛起的新能源消费大国,如中国、印度等,则将相当精力放到海外油田资产的购买上,用保证油源来确保能源安全。
一个“灵敏而稳定的市场”与一块“纳入囊中的油田”,究竟哪个更可让嗷嗷待哺的石油消费大国放心?可以预见,在10月底的北京会谈中,五大能源消费大国将有机会首次在一个平台上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全球之道
能源安全的概念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西方工业国家于1974年制定了“国际能源计划”,由16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OECD)共同成立了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国际能源署成了与石油输出国组织(即OPEC,欧佩克)相抗衡的主要国际组织——前者是买方,后者是卖方。
由11国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紧盯石油价格,通过对成员国开采和输出量的控制,来左右国际市场上的油价;而国际能源机构的目标正是防止供应中断事件的发生。它要求各成员国设立不低于90天进口量的石油战略储备系,当其中一国出现7%的供应中断时,该组织可以紧急调用他国储备,以弥补缺口。目前,国际能源机构具有调动14亿桶石油储备的能力,相当于美国四个月的进口量。
“国际能源署释放石油储备不是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而是投入到全球石油市场;市场通过价格调节,决定这些石油流向何处。”赫伯格说,“一旦释放储备,全球油价下降,人人得益,哪怕那些没有参与石油储备系统的国家也一样。”
    但是近年来,无论买方还是卖方,传统国际组织的权威都受到了挑战。随着非成员国俄罗斯、墨西哥和非洲一些国家产量增加,石油输出国组织左右市场的能力被逐步削弱。作为“买家俱乐部”,国际能源署却无法纳入迅速崛起的石油消费大国中国和印度,也使它的代表性大打折扣。
    按照规定,国际能源署的成员国首先必须是经济合作组织成员,而且要备有相当于90天进口量的石油储备——这两个条件中国目前都还不具备。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