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专题 > 正文

中资银行逆周期之辩

2009年02月16日 13:11 来源于 caijing
中国政府对银行的影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不断加强

中国的情况令其他国家的决策者羡慕不已。北京从未全面启动过银行私有化进程,因此也省掉了再次国有化的麻烦。尤其让外国政府眼红的是,它们竭力敦促本国金融机构放松银根却收效甚微,中资银行的信贷规模却在不断增长。2008年12月,中国GDP增幅可能不足7%,但贷款增幅创下2004年4月以来的新高。
  这种逆周期的信贷增长,令一些观察家大跌眼镜。
  从理论上讲,中国金融体系近年来实行的部分私有化,可以拉开政府和银行间的距离。而银行如果依据商业利益经营,在经济不景气时也应该收缩信贷。但实际上,人们早就预料到中资银行会逆市放贷。。早在2004年,就有迹象表明中资银行的信贷业务会逆周期而行。
  一般情况下,当经济景气时,货币政策宽松,增长势头强劲,银行会过量放贷。一旦经济陷入衰退,银行就会收缩信贷,造成恶性循环。经济繁荣时期的一个常见现象(甚至是必然现象),就是银行信贷总量占GDP的比重上升。过度放贷导致银行坏账激增,一旦增长失去动力,银行就不得不削减信贷规模,令急需输血的经济雪上加霜。这一规律,曾在15年前将中资银行的信贷增幅推高到45%,现在又令很多发达经济体叫苦不迭。
  中国近几年的名义GDP增幅达17%,而利率仅为这一比例的二分之一。强劲的增长和宽松的货币环境,本应滋生信贷泡沫,但2003年以来,除了少数几次反弹,银行信贷相对GDP的比重一直保持跌势。经济繁荣时信贷增长不足,为目前的信贷扩张埋下了伏笔。过去几年,中资银行比欧美银行更为审慎稳健,因此有充足的财力支撑其信贷增长。
  这一现象很难用常见的银行理论来解释。一般认为,部分私有化及其他改革措施,会提高银行业的市场化水平。实际上,中资银行此前信贷增长偏低,说明其经营依据并非商业利益,而是自身判断。如果还不明白,不妨对比一下那些采用顺周期经营策略的银行。至少从股市的短期表现来看,欧美银行以前过度放贷并非毫无道理,因为确实存在赢利机会。这些银行采用顺周期的经营策略,并非依据自身判断,而恰恰是受商业利益驱动。
  经营依据到底是自身判断还是商业利益,这仅仅是理解中资银行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矛盾。通过上市发行股票等一系列商业化改革,中资银行稀释了国有股权。但随后实施的体制框架,又加强了北京对银行业的控制。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并不存在真正的银行体系。当时的国内银行与政府机构并无二致。多数地区的省级分行及其下属分支机构,实际上受地方政府控制,行使监管职能的人民银行派出机构也不例外。地方决策者远比北京当局缺乏理性。因此,当时的中资银行名义上属于国有,但中央政府鞭长莫及。
  最近几年,这种老的银行体制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大型全国性银行的信贷决策权收归位于北京的总行,而中小银行也要持续执行中央政府规定的审慎原则和货币政策。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金融体系监管框架的制度化。1998年,人民银行仿效美联储的区域架构进行重组。五年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宣告成立,成为银行体系的专门监管机构。
  新的行业架构,不仅加强了北京方面的道德影响力,而且为中央政府调控货币供应提供了有力工具。当局可以动用法定准备金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紧缩手段,消除低利率的影响。这种体制上的“紧身衣”,完全抵消了银行上市的效果,使银行难以从低利率和高增长中获利。因此,虽然有关商业化经营的言论大行其道,但银行体系的集中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如上所述,商业银行会破坏正常的景气周期。因此,对其加强管制也许是件好事。当货币环境宽松时,政府干预可以抑制银行过度放贷,从而降低对国民经济及银行体系的伤害。当经济低迷时,银行根据中央政府指令逆市放贷,这应该有助于加快经济复苏。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它们能有效传导中央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固然是好消息,但前景充满变数。
  2009年,中国GDP的增幅可能仅为8%,而M2(广义货币)的增长目标达到17%。这意味着,政府会让中资银行重蹈过度放贷的覆辙。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当经济不景气时,银行惜贷不仅仅是因为资本不足,更主要的原因是经济风险增大。
  过去几年,在审慎原则和紧缩货币政策的压制下,中资银行没有机会培养应对复杂经济环境的能力。因此,尽管中国目前的情况令人羡慕,但中国的政府主导银行模式和欧美的自由银行模式孰优孰劣,尚难定论。■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