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7年10月,高瑞斯(Marius Kloppers)接替顾之博(Chip Goodyear),正式出任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45岁的高瑞斯年少气盛,野心勃勃,具备战略眼光,是改变现有铁矿石体系的最积极推动者。早在2001年,他就在必和必拓内部提出,要改变一年一度的长协机制。
……
在日本产量下降的同时,中国钢铁产量却在大幅上升。1996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钢铁产量首次突破亿吨,达到10124万吨。
自此以后,中国始终占据产钢量第一位置,对铁矿石的进口需求也逐步增加,但是,直到2003年之后,全球矿业市场才开始真正感受到中国钢铁产业的胃口之大。2002年,中国进口铁矿石首次突破1亿吨,之后每两年进口量增加1亿吨,到2008达到约4.4亿吨,占中国铁矿石消费量比重也从2002年的40%左右提高到60%。
……
高瑞思没有等太久。在2008年这个铁矿石历史上最戏剧性的一年里,铁矿石价格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上演了过山车,并由此造成了长协价与现货价的一次意外反差,进而导致了中国企业对长协合同的大面积违约。本来已经被日渐艰难的谈判磨损了耐心的铁矿石厂商中,必和必拓找到了放弃长协的理由。力拓和淡水河谷也有了更多的动力寻找长协之外的新定价模式。
……
2009年,中钢协接替宝钢,代表中国参加铁矿石谈判。中钢协不甘作为最大需求国的中国在谈判中地位旁落,提出所谓“中国价格”,意图夺得一定定价权。
2009年5月,在与中方谈判未果的情况下,力拓率先与新日铁达成粉矿33%和块矿44%的降幅。然而,这一长协价格始终未得到中国的认同。中钢协一直坚持,铁矿石价格回到2007年水平,即降幅超过40%。
……
对淡水河谷的新定价模式,古腾伯格在北京的会上进行了诠释:首先,要将铁矿石质量反映在价格上;其次,要显示出一定灵活性,即价格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第三,价格的建立应该基于公共的信息,要透明;最后,要体现出可预测性,可以保证客户对价格有一定的预期。
古腾伯格说,淡水河谷最后决定采取按照季度定价的模式,既可以避免年度定价所导致的与现货价格的过度差距,也可以使客户可以有所预测。
日本媒体3月30日报道,新日铁已经与淡水河谷达成初步的季度价格(provisional price)合同,2010年4月至6月的铁矿石价格(离岸价)将比2009财年涨价90%,达到约105美元/吨。
……
看似普通的铁矿石,却引发了疯狂的争夺。力拓案情展示的中国铁矿石贸易市场乱象令人触目惊心。为何中小钢企和贸易商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发明各种方法行贿,所求的不过是能够买到铁矿石——一部分企业行贿是为了能以长协价格买到铁矿石,另一些企业则只是为了获得一个买矿的资格,甚至只是以现货价格从力拓买到铁矿石?
3月29日下午,力拓中国四名员工涉嫌“非工作人员受贿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罪”一案,在上海正式一审宣判。力拓驻中国首席代表胡士泰获刑10年;在力拓中国销售团队任职的其他三名被告:葛民强被判受贿罪6年、侵犯商业机密罪3年,合并执行有期徒刑8年;刘才魁受贿罪5年、侵犯商业机密罪4年,合并7年;王勇受贿罪13年、侵犯商业机密罪3年,合并执行14年。
……
四名力拓被告员工大部分受贿采用了直接收受形式,金额少则几万美元,多则上百万元。这些巨额的现金,有时就装在密码箱中,在酒店或者停车场直接过手,由行贿者送到被告手中。
少数案例中闪现了中间人的身影。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波,在葛民强和胡士泰的“潜规则”圈子里就是一个关键的中间人。
在涉案企业中,两家“中”字头国企贸易商的行贿角色颇为醒目。一家是中化国际,另一家是中建材。两家公司都是通过所谓“中间人”参与了铁矿石倒卖及行贿。
09年5月4日,葛民强通过高波收受中建材公司上海公司总经理吴翔13.5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92万元,葛从中分得人民币40万元。吴翔证实,中建材公司通过高波找到了葛民强,并在葛的帮助下于2009年购得力拓公司铁矿石现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