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众参与外交的理论与机制

来源于 财新《中国改革》 2012年第10期 出版日期 2012年10月01日
只有经过公共辩论产生的外交决策,才能真正称之为公众参与外交
特约作者 雷颐
 

  外交、涉外政策和事务一直是中国决策机制中集权度最高的领域。不过,2010年9月3日, 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司长乐玉成在《中国外交2009》的首发式上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外交决策、政策规划越来越注重参考公众的意见。

  外交关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也关乎国民福祉,本应有公众参与。但长期以来,外交被厚厚的神秘色彩覆盖,公众只知道结果,不知道或极少知道决策的过程,更难对外交决策、政策规划产生影响。现在,外交决策政策规划越来越注重参考公众的意见,外交从公众不得置喙的禁区到公共参与,这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表现,确实是巨大进步。但是,外交的公众参与并非易事,需要一整套深刻甚至有些抽象的理论为其支持,需要一整套机制为其制度保障。

版面编辑:冯仁可
文章很值,赞赏激励一下
赞 赏
首席赞赏官虚位以待
赞赏是一种态度
  • 1
  • 3
  • 6
  • 12
  • 50
  • 108
其他金额
金额(元):
赞 赏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