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日岛争背后的经济想象

来源于 财新《中国改革》 2012年第11期 出版日期 2012年11月01日
中日双方都应该着眼于经济的真实走向,并共同朝着民生第一和内外和谐的方向迈进
它绝不仅仅是“一个老人需由几个劳动人口抚养”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对经济成长的“刹车”效应
特约作者 津上俊哉
 

  9月中旬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后,中国国内爆发了空前的抗议活动。虽已过月余,但由此变冷的两国经贸关系尚无恢复的征兆。这不仅使日本国内产生了不小的损失,也使两国外交关系严重倒退,日本以往“平稳地管理”该岛的既得权利也受损,由此看来,此举的确对日本百害无益。在日本,对挑起此次纠纷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愤怒和抱怨之声也愈发高涨。

石原担忧

  但是,石原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狂人,在他脑海里,除了一些政治心计之外还应有其内心的焦躁,即不知道在经济、军事实力等方面中国将来会强大到什么程度,因此,时间越晚,日本就越不利,就越被动。今年,中国迎来领导交替,3月又发生了薄熙来事件,也许石原认为,现在的中国应该“稳定压倒一切”,由此产生了“不如现在赶紧行动”的错觉吧。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