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大陆发生一系列环境群体性事件。仅2012年发生的就有多起。四川什邡的宏达集团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项目、江苏启东的日本王子制纸排海工程项目、浙江宁波镇海的炼化扩建一体化项目等,均引发了较大规模的环境群体性事件。
从学术意义而言,这些群体性事件都含有一种“不要在我家后院搞项目”的邻避情结(Not In My Backyard, 简称NIMBY)。
一般来说,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性有三。第一,对被认为有害于生存权与环境权的项目,参与者持全面性拒绝的态度。污染性工厂、垃圾掩埋场、焚化炉、火力发电厂、核能电厂等,都可能是被拒绝的对象。第二,邻避态度基本上是一种环境主义的主张,环境价值是衡量项目兴建与否的唯一标准。第三,邻避态度的表现通常是冲突性的、暴力式的。政府若未妥善处理,往往引起社会舆论的严厉批评,影响社会安定。由此看来,邻避情结是投资项目兴建与营运过程中难以突破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