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比较》第64辑 卷首语

来源于 《比较》 2013年第1期 出版日期 2013年02月01日

  改革,是当前中国社会各界的共识,高层也先后表达了推行改革开放的决心。历史经验表明,任何真正的改革都会触动既得利益,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面临重重阻碍和困难,因此改革既要有坚强且理智的领导人,还要有坚定的目标和方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确定改革目标和方向的基础上,考虑改革的顺序安排、配套关系、逻辑关联以及过渡期的政策选择,精心设计改革方案。这样的改革方案既要能解决短期问题,以此为改革自身开辟道路;同时也要有长远考虑,尽量避免因政治需要而做出随意的制度性安排,避免不慎重的、不严格的、自以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发明”,导致“发明”的制度性安排一旦实施,就难以逆转,而且会制造出新的改革阻力。当然,改革方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需要包括决策者、经济学家在内的各界人士进行深入的研究,展开广泛的讨论。回顾90年代的经济改革,改革目标的理论探索和方案设计正是来源于深入的准备,在改革机会之窗开启的关键时刻,顺序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这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当年,参与改革的《比较》编委们,就曾以中外经济学家笔谈的方式,相互探讨经济学理论和改革方案设计,为改革提供了思想动力。在新一轮改革即将启动之际,《比较》再次藉此方式邀请国内外经济学家,对新一轮改革最重要的切入点是什么,如何进行最小一揽子改革配套,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冀推动对改革方略进行科学、冷静、大胆而又理智的思考。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冯仁可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