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摩擦使中国贸易陷于低端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3年第23期 出版日期 2013年06月17日
◎ 卡莉娜·马诺娃(Kalina Manova) 俞志宏 | 文

  过去20年的全球化见证了跨国分工生产现象的巨大扩展。如今,企业不仅可以从事制成品贸易,还可以参与产品制造的中间阶段:从国外进口初级产品,加工组装成最终成品,再将制成品出口,销给国外消费者和经销商。加工贸易仅占欧盟出口的10%;但在中国,加工贸易占出口的比重超过50%。由于融资渠道受限,中国企业被囿于供应链条低附加值端,失去了更多盈利机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正式确立了一套加工贸易体制:即减轻企业进口用于转出口产品的进口原材料关税。到2005年,32.7%的中国出口商从事加工贸易,占中国整个出口的54.6%。然而,在全球价值链中,企业占据更长的价值链比专注于价值链中的几个,特别是附加值低的环节更有利可图。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