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产融结合是最近几年才有的新鲜事!早在2000年前后,随着股市进入一轮牛市,许多企业(集团)借道某些金融机构冲进股市“捞金”,“炒股炒成股东”“投资家变成庄家”,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财技”也被打扮成“产融结合”或“资本运营”,很是风光了一阵子。此后,学界对那些产业集团以股权为纽带(实质上是为了确保控制权和通道畅通)的所谓产融结合,有过不少分析和探讨,这些观点总体上褒贬不一、以褒为主。但是,在资本大鳄德隆集团全面倾覆之后,声音渐息。
不要以为产融结合是最近几年才有的新鲜事!早在2000年前后,随着股市进入一轮牛市,许多企业(集团)借道某些金融机构冲进股市“捞金”,“炒股炒成股东”“投资家变成庄家”,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财技”也被打扮成“产融结合”或“资本运营”,很是风光了一阵子。此后,学界对那些产业集团以股权为纽带(实质上是为了确保控制权和通道畅通)的所谓产融结合,有过不少分析和探讨,这些观点总体上褒贬不一、以褒为主。但是,在资本大鳄德隆集团全面倾覆之后,声音渐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