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货币松紧是否关乎经济增长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3年第30期 出版日期 2013年08月05日
相比货币供应量,以资金成本来调节调控物价高低与经济增长更能达到政策目标
叶翔 | 文

  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加未必会带来通货膨胀,这一难为公众接受的观点,正逐渐为实践所证明。

  那又如何解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滞胀(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正是由于“二战”之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财政与货币双扩张后酿成滞胀的背景下,货币数量论开始大行其道,迅速为学术界与政府广泛接受,货币主义(以弗里德曼为核心的货币主义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既影响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也影响总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变动)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潮,是上世纪80年代美英政府经济政策的最主要理论指导,并影响至今。

  然而,如果今天再次探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经济滞胀的成因,我们会发现,当时的滞胀并非由于货币发行过多造成,至少不是主要原因。即使依据货币数量论的原理,货币发行过量也只能解释“涨”,却无法解释“滞”。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