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好坏两通缩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3年第32期 出版日期 2013年08月19日
回顾2006年,即便当时真的发生通缩,也更可能属于良性通缩,无需宏调政策大动干戈专门应对
□ 卢锋 | 文

  一般印象中,通货紧缩是贬义词。通缩使人联想到需求不振、失业加剧、经济衰退、“债务-通缩螺旋”,等等。治理通缩需政府出手,因而通货紧缩诊断书等于刺激政策邀请信。

  这些印象虽有道理,却都是针对消极通缩或“坏”通缩而言,历史与现实中还有另一类与生产率进步冲击相联系的“良性”通缩。

  逻辑上,通缩会有一些大体确定的影响。例如,在特定债务关系的合约期内,发生通缩对债权方有利而对欠债方不利。就企业投资而言,很多合同性支出发生在产品销售之前,其间发生通缩会降低可盈利性。由于名义利率不能低于零,深度通缩会导致实际利率过高从而抑制投资。不过对这些影响的好坏评估,取决于导致或伴随通缩的经济原因与宏观环境差异。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