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中国改革过程早期的经济学总结中,有“增量改革”一说,其含义是,由于种种障碍的存在,改革的发动、推进总是在尽量不触动存量的前提下,培育增量,做大增量。相对于与旧机制相适应的存量,做大增量本身就是改革。人们期望,增量的扩大总有一天会化解旧体制,获得改革收益。
这种描述与双轨制一样,符合早期改革的现实,对于改革实践也发挥过指导作用。但是,改革开放35年后回头看,不能不注意到一个现实,那就是仅仅依靠做大增量,已经无法再起到改革的作用。用增量替代改革的战略,常常陷入一种悖论,成为回避矛盾,推迟改革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