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道理与利益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4年第12期 出版日期 2014年03月31日
政府强令市场对接自己的打车服务平台,将本来简单高效的C2C模式变成复杂的B2B2C模式,安全和公平只是微弱的借口
□ 谢文 | 文

  打车网络服务的竞争已有时日,但自腾讯阿里入阵以来,这一领域更是打得血流成河。地方政府和出租车服务主管部门又或明或暗地刻意打压,引发舆论一片喧嚣。因为不明就里,笔者特意去坐了若干次出租车,想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综合一手体验和相关资讯,总算弄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在没有基于互联网的打车服务前,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供需双方完成交易的前提是打概率、碰运气。在市况繁华、人流汹涌的地方,打车需求较密集,相应的出租车司机也较多,于是买卖成交的概率也较高;但在市况一般、人口密度较小的地方,打车需求较少,出租车司机经常单程空驶,所以也不爱去。总体而言,出租车的空驶里程一般能占到总里程的30%-50%,这使得出租车司机的车损、油耗成本偏高,工作时间偏长,收入偏低。而在乘客一方,也常有打车难问题。从社会层面看,出租车服务供需匹配的低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交通拥堵和污染程度,增加了全社会运行发展的综合成本。

版面编辑:王影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