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忘记银行改革目的
(2005年第22期“银行改革大考之年”)
直到10月,中国的银行改革才看到了阶段性成果——中国建设银行香港上市、中国银行引资和中国工商银行股改挂牌——当然,现在还不能说看到了阶段性胜利。这涉及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目的问题。显然,股份制改造、引资和上市,都是改革过程中的手段或路径,不是目的。
对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应是明晰银行的产权、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的要求。否则,即使完成了名义上的“股份制改造”,也只能制造出一个“翻牌公司”。银行引资的目的,应是引入“战略投资者”,提高资本充足率和管理水准。银行上市的一个根本使命,应是“市场化”,把银行推到众目睽睽之下,建立在市场需求基础上。
2006年起,外资进入中国银行市场的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只有在“真刀真枪”的竞争中,才能看到银行改革的成败。此情况下,重温银行改革的目的,应当不是多此一举。
北京 李礼平
读者来信
2005年11月14日 06:23
T中

您正在阅读
读者来信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读者来信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