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杂志

直面网络暴力

2008年04月28日 00:00
T中
网络暴力可能波及许多人的基本权利,影响公共事件的走向。能否将它关在理性的笼子里,去其戾气,存其义气,就全看社会各界对它的理性程度以及由此而来的网民们的自律程度

  萧瀚

  31岁的姜岩,当她情无反顾地从24层高楼跳下,纵身飞向“天堂”的时候,或许想不到在她身后会有无数人为她悲伤,甚至为她违法仗义执言与行动。

  死亡,对他人的非理性行为,往往是最具催化性的一种力量。人们基于同情,基于同态想象而生之悲情,基于放大的义愤,基于群体广场效应……于是网络暴力,以及延伸到具体生活中的干扰与威胁,都应运而生。

  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各种价值观、人生观、伦理观、法律观、权利观……纷然杂陈的时代。许多人的灵魂精神处于动荡状态,社会心理方面既有传统窠臼压抑新生观念的一面,也有新观念破土而出的倔强。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也就常常会借助一些事件,在人群中展开;另一方面,由于精神以及生活本身的变迁剧烈,人们的安全感减弱,焦虑感增强,浮躁与不安成为最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大量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遭到的挫折,对现实的不满意,以及公共诉说与法律救济的难度,都导致他们在虚拟世界寻找发泄机会与场所的潜意识冲动。而网络因其隐匿性与大众性,也便成为发泄心理垃圾的首选之所,网络暴力因此风生水起。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直面网络暴力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直面网络暴力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火线评论|错上加错,强换招牌事件三河何以沉默至今

2025年04月14日

华为一个月内连续三次发债 累计融资120亿元

2025年04月14日

高盛:中美间存在寻求关税战降级的激励

2025年04月14日

专题|特朗普关税战巨震

2025年04月14日

北证50五连阳领涨A股 成交换手均增加

2025年04月14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App 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