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现实命题是:只要农村信用社没有实质性转型,则其必是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永恒主角。
尽管在2003年之后的七年间,农村(县域)金融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如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引入,农业银行重返县域金融,部分在信用社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农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谋求进一步股份制改造乃至上市;但多数农村信用社仍在原有体制机制下徘徊,且空间日益缩小。可以发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最直接的遏制力来自2003年改革所人为制造的一个利益主体:省联社。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现实命题是:只要农村信用社没有实质性转型,则其必是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永恒主角。
尽管在2003年之后的七年间,农村(县域)金融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如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引入,农业银行重返县域金融,部分在信用社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农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谋求进一步股份制改造乃至上市;但多数农村信用社仍在原有体制机制下徘徊,且空间日益缩小。可以发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最直接的遏制力来自2003年改革所人为制造的一个利益主体:省联社。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