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导航格局中,中国已占据一席之地。这要归功于2003年“北斗一代”导航系统的运行。
但不可否认,北斗系统商业化进程非常迟缓。在整个中国民用卫星导航设备超过500亿元的市场中,北斗系统份额仅有不到1%。
财新记者得知,这一方面是因为北斗系统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导航方式不同,导致系统容量有限,终端成本高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至今没有公布解码北斗民用信号的相关文件,对北斗终端的开发局限在少数公司手中,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
在世界导航格局中,中国已占据一席之地。这要归功于2003年“北斗一代”导航系统的运行。
但不可否认,北斗系统商业化进程非常迟缓。在整个中国民用卫星导航设备超过500亿元的市场中,北斗系统份额仅有不到1%。
财新记者得知,这一方面是因为北斗系统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导航方式不同,导致系统容量有限,终端成本高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至今没有公布解码北斗民用信号的相关文件,对北斗终端的开发局限在少数公司手中,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