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的钱,主要用来给家长减负了”
“学校可以吃饱,家里也可以吃饱,但饭菜都不好吃。”13岁的彝族孩子张兴福在自家院子里,一边写作业,一边对财新记者说。
张兴福就读于寻甸六哨乡中心完小三年级一班,长得瘦小,看上去只有八九岁。握铅笔的手满是黑红色的龟裂细纹,那是冬天的寒风送给他的礼物。
他是个单亲孩子,父亲因病去世,母亲靠种土豆、玉米养活他和奶奶。一二年级时,他在村办小学读书。去年村办小学撤并,他到六哨乡中心完小住校,开始了领取生活补贴的“幸福生活”。
“补贴的钱,主要用来给家长减负了”
“学校可以吃饱,家里也可以吃饱,但饭菜都不好吃。”13岁的彝族孩子张兴福在自家院子里,一边写作业,一边对财新记者说。
张兴福就读于寻甸六哨乡中心完小三年级一班,长得瘦小,看上去只有八九岁。握铅笔的手满是黑红色的龟裂细纹,那是冬天的寒风送给他的礼物。
他是个单亲孩子,父亲因病去世,母亲靠种土豆、玉米养活他和奶奶。一二年级时,他在村办小学读书。去年村办小学撤并,他到六哨乡中心完小住校,开始了领取生活补贴的“幸福生活”。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