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日本核泄漏事故导致的恐慌性“抢盐”早已平息,但其背后的谣言现象仍值得反思。许多人将国人轻信谣言看做一种令人痛心的国民素质,并寄望启蒙的理性之光驱散这些迷雾。《南方周末》上一篇时评“信息通常是最好的谣言粉碎机”认为“有真相,则谣言不攻自破”,而“信息要充分供给,政府责任重大”,最终“一个信息自由流动的社会,会内生出强大的信息鉴别机制……这便是自由竞争的力量”。这一颇有代表性的论点,体现了作者对谣言的低估所导致的自信:乐观地坚信必有一个简单的办法能有效地应对谣言。这本身就是我们对谣言的认识还有待加深的证明。
您正在阅读
透过谣言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透过谣言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免费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