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如何理解社会融资总量

2011年08月15日第32期
重视社会融资总量,意味着利率在货币政策调控中的作用增加,未来需要更多关注央行流动性管理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彭文生

  央行在今年以来引入了“社会融资总量”的概念。社会融资总量能够更准确地衡量金融部门对非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但它不是流动性指标,需要设定比M2更广的指标来反映非金融部门的流动性资产。同时,为了增加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效率,需要推动利率市场化,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社会融资总量的指标意义

  从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和基准利率变动等——到最终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影响,有一个传导过程和时滞。这个传导是通过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来进行的。所以,传统上货币和银行信贷总量是政策工具和政策最终目标中间的重要指标,货币和银行信贷领先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动,货币政策当局和市场往往依据其变化来判断未来经济的走势。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特稿|录音门震动泰国政坛

专栏|从国民经济循环角度理解提振消费

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落地 明确专业、普通投资者界限

推动险资“入市” 财政部加码长周期考核机制

美国联邦财政6月意外盈余270亿美元 自2017年以来首现财政盈余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