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中国,由于医疗服务定价明显偏低,药品销售成为公立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即所谓“以药养医”。尽管政府为了防止医院哄抬药价,对购销差价率实施管制,却诱导医疗机构严重偏好使用高价药。由于患者与医生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只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因此医生对药品的需求替代了患者对药品的需求,结果诱使制药企业热衷生产高价药,一些疗效可靠的低价常用药品,反而因为难以销售而停产。医生频繁诱导患者过度用药,更是给公共健康造成了巨大隐患。
要解决上述问题,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在当今中国,由于医疗服务定价明显偏低,药品销售成为公立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即所谓“以药养医”。尽管政府为了防止医院哄抬药价,对购销差价率实施管制,却诱导医疗机构严重偏好使用高价药。由于患者与医生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只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因此医生对药品的需求替代了患者对药品的需求,结果诱使制药企业热衷生产高价药,一些疗效可靠的低价常用药品,反而因为难以销售而停产。医生频繁诱导患者过度用药,更是给公共健康造成了巨大隐患。
要解决上述问题,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