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优质资产一直是中国股市最常见的掏空上市公司行为,近期不断发生的优质资产挪移乱象中,高管及利益关联方从中牟利,成为显著特征。
流出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经过公司高管的精心包装,被冠以“行业落后”“盈利不佳”等借口以低廉的价格转让,公司高管及其关联人低调接手,变出从上市公司口袋顺利转入个人口袋的戏法。
对于这类掏空上市公司的做法,中小股东缺乏有效的维权路径。股吧里漫天飞舞着中小股东的骂声和怨气,但司法程序上他们却难以获得突破;机构投资者对此则多数选择沉默,或者干脆以脚投票。
转移优质资产一直是中国股市最常见的掏空上市公司行为,近期不断发生的优质资产挪移乱象中,高管及利益关联方从中牟利,成为显著特征。
流出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经过公司高管的精心包装,被冠以“行业落后”“盈利不佳”等借口以低廉的价格转让,公司高管及其关联人低调接手,变出从上市公司口袋顺利转入个人口袋的戏法。
对于这类掏空上市公司的做法,中小股东缺乏有效的维权路径。股吧里漫天飞舞着中小股东的骂声和怨气,但司法程序上他们却难以获得突破;机构投资者对此则多数选择沉默,或者干脆以脚投票。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