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美国大萧条达到了顶峰,失业率约为20%。当时,美国引入了联邦社会保障制度,用纳税人缴纳的税收来资助那些在65岁或是在岁数更大的时候退休的工人。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在业人员的收入征收一项税收,并用此税收来资助那些退休的人员。这一项制度的目的,部分在于让老年劳动力早点退休,从而可以将当时较为稀缺的工作岗位留给年轻人。
最初,由于退休金并不高,而且老人的年纪一旦过了65岁,其平均预期寿命就只剩下12年左右,再加上涉及的在业人员数量相当有限,所以这一制度的开销不大。
1935年,美国大萧条达到了顶峰,失业率约为20%。当时,美国引入了联邦社会保障制度,用纳税人缴纳的税收来资助那些在65岁或是在岁数更大的时候退休的工人。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在业人员的收入征收一项税收,并用此税收来资助那些退休的人员。这一项制度的目的,部分在于让老年劳动力早点退休,从而可以将当时较为稀缺的工作岗位留给年轻人。
最初,由于退休金并不高,而且老人的年纪一旦过了65岁,其平均预期寿命就只剩下12年左右,再加上涉及的在业人员数量相当有限,所以这一制度的开销不大。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主持博鳌亚洲论坛“亚洲人口形势与老龄化对策”分论坛
2012年05月24日APP打开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广州11个行政区全部挂出灰霾黄色预警 北沙南下还将持续影响两到三天
2025年04月13日完善清迈倡议多边化机制 首次允许以人民币向CMIM储备池出资
2025年0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