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专栏讨论2007年是新时期通胀的标本年份。这当然是笔者个人之见。“十个经济学家会有一打观点”,对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历来争议纷杂,判别2007年中国经济是否存在过热和通胀更是如此。
2005年三季度开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经济观察”季度报告会实施“朗润预测”项目,邀约国内主要宏观分析机构对能够反映短期经济景气度的宏观指标提供季度预测。最初几个季度朗润预测值偏差方向不定且偏差较小,而2007年一二季度预测均值提升,同时,与实际值相比仍出现较大低估误差,显示经济运行超预期提速走强。
上周专栏讨论2007年是新时期通胀的标本年份。这当然是笔者个人之见。“十个经济学家会有一打观点”,对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历来争议纷杂,判别2007年中国经济是否存在过热和通胀更是如此。
2005年三季度开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经济观察”季度报告会实施“朗润预测”项目,邀约国内主要宏观分析机构对能够反映短期经济景气度的宏观指标提供季度预测。最初几个季度朗润预测值偏差方向不定且偏差较小,而2007年一二季度预测均值提升,同时,与实际值相比仍出现较大低估误差,显示经济运行超预期提速走强。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