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财新周刊

大数据的中国陷阱

2013年10月14日第39期
T中
在中国做社科方面的研究,第一要则就是别相信任何现成的调查数据,必须想办法亲自动手另起炉灶
□ 安替 | 文

  现在,上到高官,下到推销员,左一句“新媒体”,右一句“大数据”,预示着从美国传来的“大数据”浪潮也会和微博一样,很快就要进入中国的主流话语。既然从美国的推特(Twitter)到中国的微博,有太多重大变化,那么“大数据”这样的美国产物,在进入中国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嬗变?

  要理解大数据浪潮,有两个样板。一个是幻想项目,美国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疑犯追踪》(Person of Interest),讲述了美国国安局有一台记录全球监控画面和通讯信息的大“机器”,能根据拥有的海量数据预测犯罪相关人。另一个是现实工程,奥巴马两次大选的成功,就是背后科技团队对大数据的挖掘和整理,所以能得出和主流媒体不同但更准确的预测。大数据的魔力就在于,它能预测未来,掌握这样的未来信息,就能控制商业和政治。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大数据的中国陷阱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大数据的中国陷阱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特朗普缓征90天后,全球课税大局下一步怎么走?

2025年04月10日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华 捍卫与中国贸易关系

2025年04月10日

美国名校部分留学生签证缘何被撤销?|教育观察

2025年04月10日

专题|特朗普关税战巨震

2025年04月09日

中国移动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 欲做全球最大的机器人运营公司

2025年04月10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App 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