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商业 > 正文

影影绰绰的“网运分离”

2001年04月05日 21:08 来源于 caijing
“完全独立的市场主体”目前还只能看到一鳞半爪

  张继伟

  从桂林开往柳州的高速大巴设施豪华。空调,宽大的坐椅,乘务员操着方言味很重的英语,这一切使刚刚离开桂林两江机场的记者恍若仍在飞机上。

  高速大巴属于运营仅3年的集汽运公司,它对运营了几十年的柳州铁路局构成了最大的威胁。早在1997年5月,“集联”等三家高速公路客运公司成立之初,就夺走了铁路近40%的客流。

  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公路咄咄逼人的攻势,同时也因被选为铁道部进行改革的试点,1999年11月,柳铁局不动声色地将两个客运段和一个车辆段的人员资产划拨出来,单独成立了模拟法人运作的客运公司。新公司负责客运市场的调查,新产品的开发,客运车辆的调度、运作、维修,制定客运营销战略和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根据市场自主定票价。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版面编辑:林金冰
Loading...

评论区 0

登录后发表评论得积分
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观点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

    暂无数据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