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沪深股市 > 正文

因果别谈

2001年08月20日 00:00 来源于 caijing
  这阵子深沪股市连逢震荡、巨挫,上证指数从2200点上方跌到了1900点下方。下行台阶如此明显,诸多猜测接踵而至——国有股减持、增发新股过密、上市公司预亏预警和清查违规资金等皆因此成为下跌之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至少从年初的“中科创事件”开始,深沪股市的游戏规则和基础便发生了改变。不少人已认识到,1999年“5·19行情”以来,以“爱护”或发展股市为理由,让市场单边上扬的做法已造成了严重的“道德风险”,也为整个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提供了某种可能性。
  于是,当管理层开始让市场本身的规律和力量说话,而不再提供这种会让市场大涨小跌的“担保”——也就是说,当各种不公正的行为不再被“宽容”,股市的投资主体自身的风险开始暴露时,支撑股市的基础即由是大变。
  2001年的股市,由于众多老散户和个体大户的早早退出,任何一只股票的持股量一旦分散,其末日就很快来临,市场因此成为各种机构博弈的舞台。
  这些机构的第一类,是某些大户私募了一些钱,然后跟庄操作。严格来说它们不是机构,只是超级大户;第二类是投资公司;第三类是委托理财与自营的证券公司和基金。
  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股价高估,2001年的绝大多数股票出现了流动性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股性不活跃。股性不活不仅不利于机构资金出入运作,而且稍有风吹草动,跟庄大户的老鼠仓便蜂拥而出,“中科创系”之崩溃即由是而来。
  “中科创系”跳水之后,今年上半年又出现了大连国际、秦岭水泥等股票的二次大幅下滑。这种维持平衡都不可得的情况引起了市场的注意,并让一些机构悄然撤离“围城”。
   但一些机构找到“用脚投票”的真正理由,其时机还是出现在众多公司发出预亏的信号之后,大规模向下突围的出货终于把市场拉下了一个台阶。
  可为什么市场会连续暴跌,却无法出现有效反弹呢?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那些大户机构想跟庄趁反弹出货,但占庄的主力机构却没这么傻。它们再也不肯做“维持会长”了,并索性把股价下放到低位——那时别人要反弹出货至少没什么盈利,而在这时再行震荡出货。对那些在今年甚或去年之前就已入主的机构而言,这么做仍可盈利,因为当时进货的成本很低。现在有些股票股价看似很低,但若复权仍是极高,所以机构可以“不计成本”地出货。所谓年平均成本的“年线”(2060点左右)被轻易击穿,即是明证。
  值得注意的是,几家赫赫有名的长庄股似乎很抗跌,还有人在媒体上扬言可以作为资金的避风港。此等言论真是奇怪,因为若是讲安全,资金放在自己腰包里最好,干吗要到这种地方去避风?事实上,这些长庄股的成本也非常低,完全可以照演亿安科技出货的戏法,在下跌中边跑边赚。直白地说,下跌出货和荷兰式拍卖都利用了人们的幻觉,就是不管价位多高,看到跌了一半或一倍后,心里就会觉得很便宜,虽然绝对价位此时仍然很高。
  现在庄主们为什么不这样干呢?我认为是有难言之隐,那就是它们做了大量股票抵押融资,一旦市值缩水,就会发生资金困难。所以为了不使股价下跌,很有可能控制了90%甚至95%的流通股,这样股价是没什么好跌了,但如此紧张的资金链,又能维持多久?
  与大多数的投资公司和私募基金相比,基金和证券公司的情况要好些。因为它们的研究力量比较强,不会像势单力孤的投资公司尤其是跟庄大户一样,思维和信息通道都那么单一。
  不过,如果市场的基础继续发生变化,这些基金和证券公司还是会有麻烦。现在大家都在讨论基金的分散和集中投资孰优孰劣。有人为增加“科学性”,倡导数量化分配投资,但那也是工具,没有正确的风险管理决策,工具也难有用武之地。比如,股市大跌,电脑要求你减持,可没有接盘,怎么办?所以,如何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做出战略投资决策,才是机构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老话说,菩萨看因,众生看果。这也就是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但此因未必就在当下。吾辈皆为芸芸众生,没有菩萨的天眼和神通,可如果“果”都已现了,还装糊涂,不就是掩耳盗铃了吗?■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