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jjjuFN5g](https://a.caixin.com/jjjuFN5g)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张继伟
今年7月24日,以香港联交所的一份关于退市机制的咨询文件为导火索,一场前所未有的“仙股退市”争论席卷了香港证券市场(详见“‘仙股退市’教训”)。这一争论不仅在最初的几天里酿成了一场小型股灾,并且很快从证券市场蔓延出来,牵涉到多名政府高官的问责问题,因而成为全港各界的共同话题。
抛开复杂的人事纠葛和政治因素,“仙股风波”正反映了在经济低迷期的监管困境。随着美国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丑闻不断曝光,证券监管正在前所未有地收紧。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正受到空前挑战之时,对于金融产品的开拓、加强基础建设也成为监管部门的目标之一。从今年3月通过的《证券与期货条例》,到7月出台的双重呈报制度(公司上市需同时向联交所和证监会申报有关资料),香港证监会在获得了更大监管权限的同时,也通过精简程序、改革中介发牌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为促进市场及衍生产品的发展进一步开拓空间。
评论区 0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