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人物 > 正文

中航油噩梦:监管者去了哪里?

2004年12月13日 00:00 来源于 caijing
监管者把重点放在准入壁垒,又对垄断者持证网开一面,并不能建立起有效规避期货交易风险的规制
 

  王晓冰 李箐

  谁应对中航油(新加坡)造成的巨额亏损负责?在其期货事件发生后,这是一个被人们反复追问的问题。

  在新加坡,中航油(新加坡)事件被认为是自1996年英国巴林银行里森一案以来最令人震惊的丑闻。在中国,中航油(新加坡)创出了有史以来中国企业在境外炒期货的最大亏损额。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是中国在2001年重新放开口子,允许国企在境外做套期保值业务之后,发生的第一起巨额亏损。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曾连续发生多起国企境外投资期货失利的事件,引起国务院高层警惕,一度对国企境外投资期货亮起红灯。但由于企业在做进出口贸易时确需通过套期保值手段来化解价格风险,中国又于2001年开禁,由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牵头,联合当时的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和国家工商总局,颁布《国有企业境外套期保值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企业境外期货交易行为制订了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严控风险。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