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经济学家 > 正文

144期文萃

2005年10月17日 19:38 来源于 caijing
宏观
高增长低就业格局亟待改变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刘鹤
“对高增长、低就业格局的初步研究”
《比较》第20期,2005年9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出现高增长和低就业的总格局。过去五年,中国就业人数年均仅增长1.2%,是建国以来最低的阶段。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第一,改革深化使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数量出现历史性大幅下降;第二,资本替代劳动的速度全面加快引起就业吸纳能力下降;第三,有效的就业空间创造不足;第四,劳动力流动性低影响就业增加。
    这种格局会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导致产业结构扭曲,加大财政压力,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对中国未来就业空间的测算表明,第一,未来中国新增就业的主要空间是在大中城市就业弹性较高的行业,特别是服务业;第二,创造就业空间的主要是非国有经济;第三,就业增加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跨区域的流动性就业和迁移上。因此,扭转高增长、低就业的格局,本质上就是要稳步推进城市化,发展服务业和非国有经济。

外汇
“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
UBS亚洲首席经济学家 乔纳森安德森
“Goodbye, Bretton Woods. Hello, Beijing”
2005年10月10日

    两年前,众多亚洲货币汇率在较低的水平上盯住美元的格局被论者称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亚洲国家人为压低出口价格,造成弱内需、净储蓄和长期巨大的贸易盈余。而美国得到低消费价格、负储蓄和迅速增加的贸易赤字。这一“体系”得以维持,依靠的是亚洲央行外汇储备的增加,然后亚洲央行用盈余来购买美国资产,使资金回流到美国经济中。
    但是,现在来看,亚洲国家中其实只有中国人民银行在依照这一逻辑行事,而这一格局也不会维持多久。2004年前,中国占整个亚洲外汇储备增加额的比例为20%,2004年为45%,2005年上半年达到了近70%。中国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由于其巨大的贸易余额和资本流入。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贸易余额将在未来的几个季度里达到顶峰,然后在2006年下半年下降。而资本流入也许马上就会结束。美联储已经加息3%,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下降,国内利润边际收缩,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缩水,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大不如前。所有的因素都表明资本流入将会减少。
    虽然美国将继续要求中国加快汇率调整,但请记住,事情很快就会发生变化。

政策
民间组织有益利益协调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迟福林
“民间组织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国际论坛”主题演讲
2005年9月24日

    从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来看,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时期,是社会利益关系及其公共需求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从解决公共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突出矛盾出发,有效发挥民间组织作用。政府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社会性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进行全方位的直接管理。相当部分的群众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应该也可能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实现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服务提供。民间组织无疑可以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当前,中国已进入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这需要在继续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并通过民间组织发展寻求新的、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
    必须认识到,在中国,市场化改革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目前许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不是由于市场化过快,而是由于市场化改革不到位,甚至在某些领域还没有真正启动。将改革在实践中的“走形变样”指为改革的失败,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容易误导社会舆论,而且会对加快改革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国际
日中“龟兔赛跑”?
英国《经济学人》
2005年10月6日

    在长达15年的衰退之后,日本似乎终于见到了曙光。就业和工资水平增长,消费者支出增加,经济学家和国际投资者看好,小泉的邮政改革也抓住了世界的目光。
    但在短期,价格水平仍然在缓慢下降,总贷款额还在缩小,预算赤字占到GDP的6.4%;消费者支出增长缓慢,而且存在着反复的可能。长期而言,人口和劳动力数量缩减,生产率增长低迷,而且政党政治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OECD对日本2010年前年均增长率的预测仅为1.3%。
    与前进势头迅猛的中国相比,日本的步伐要缓慢得多。但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正在稳定降低,资本使用效率也大幅提高。一旦公司债务负担彻底解除、通缩危险结束,改革的作用就将显现。
    如果日本能够成功进行更多方面的改革,在应对中国的经济高增长时就可以更为从容,甚至占据主动。或许,日本将会在这场新时代的“龟兔赛跑”中成为胜者。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