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杂志 > 钩沉 > 分类 > 投资 > 正文

PE新法则

2007年03月05日 17:33 来源于 caijing
信贷条件紧缩,收购成本上升,甚至有40%的交易收不回期初投资;面对挑战剧增的投资环境,PE们正在拿出颠覆旧杠杆收购模式的全新攻略



□ 唐麦 Chul-Joon Park

    长年以来,杠杆收购遵循着一个相似的轨迹:在经过数月对目标公司的真实价值进行彻底调查之后,买卖双方开始签署交易合同,并举行庆功宴。接下来呢?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又回到原来的管理方式,新的业主们则静候市场上出售时机的成熟。
  十多年来,这种业务模式简直像个“印钞机”,帮助投资者赚取远远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而今,这个模式只是一个“如意算盘”,已不是制胜法则。投资者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基金市,为了让这些资金运作起来,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公司(即Private Equity Fund,下称PE)开始追逐巨额交易。也正因为如此多资金等待投资,迫使PE在一些巨额竞标中竞争激烈,收购价格节节攀升。看看金融媒体的头条就知道,几乎所有大型并购交易都牵涉多家PE的角逐。
  2001至2005年间,PE的数量与规模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长。全球超过425家PE从有限的合伙人处搜集了近3000亿美元,使得几十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变得很平常。例如,2006年7月,一个由PE组成的投资团出价330亿美元收购HCA(一家连锁医院集团),使得1989年轰动全球的KKR 对RJR纳贝斯科314亿美元的收购案变得黯然失色。
  这些资本“巨无霸”们正将他们投资的公司进行组合,制造出一些世界级的集团公司,如赫兹、Celanese、Neiman-Marcus、Metro-Goldwyn-Mayer 和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在过去两年内都有PE入股。
  尽管形势大好,但能达到成功标准——投资回报超过期初投资三倍的案例,目前仅占所有交易的三分之一;信贷条件紧缩、贷款成本上升,使得回报率大打折扣,甚至有40%的交易没有收回其期初投资,PE未来的前景变得让人担忧。
  要在新的投资环境中取得成功,PE必须采用全新攻略,改变原来“守株待兔”的方式,积极帮助被投资公司实现升值。新PE通过侦察、筹备、领导、衡量与获利这五步程序,来实现突破性运营改进。经验显示,在投资第一年就积极规划并推出运营改善计划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公司的现金回报,是行业平均水平的2.5 倍。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